首页>工作报告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11)

        发布时间:2018-07-11    浏览次数:2300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13日在海口市龙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林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五年检察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区检察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区政府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忠实履行检察职责,强化法律监督,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检察机关抗洪救灾集体一等功”等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荣誉。

一、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维护辖区社会安定2007年至2011年11月,共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3061人,提起公诉3458人。其中批捕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和毒品犯罪嫌疑人2405人,起诉2543人。批捕积压命案犯罪嫌疑人17人,起诉7人。依法起诉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长期盘踞在海口汽车南站的李飞文等23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该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2010年度十大精品案件。做好检察环节的维稳工作,落实社会治安防控措施,在新坡、城西镇开展法律监督调查,深入分析黑恶势力苗头、违章建筑、群体性事件背后的社会原因,提出检察建议和调查报告5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态势,在龙泉镇中心小学率先启动“未成年人维权岗”,协同公安、司法等部门共建社区矫正体系,建立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机制,对未成年人实行跟踪帮教;大力加强“建国60周年庆典”等敏感时期的重大维稳工作,以监督促稳定、促和谐。

严肃查办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按照上级检察机关和区委的统一部署,落实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工作任务,加大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工作力度。共初查职务犯罪案件线索240件,立案61件72人,其中查办贪污贿赂犯罪66人,查办渎职侵权犯罪6人,大要案比例占73%。查办新闻媒体报道的区环卫局原局长林亚福受贿窝案5件5人、“楼歪歪”富景苑违建工程贿赂串案4件8人,以及省残联符国晓等人在管理、发放国家救助残疾人专项资金中收受贿赂窝案3件6人。通过办案,惩治腐败,化解矛盾,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共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05万元。反贪侦查工作经验两次在全省反贪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营造规范有序市场环境坚持以案预防,充分发挥区预委会的平台作用,有针对性开展“办一件案,提一条建议,上一堂警示课”以案说法警示活动,在各单位举办预防讲座和警示教育课98场次;坚持以事预防,开展职务犯罪预测预警工作,对我区水利、林业、土地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资金发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提出预防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堵漏建制;坚持风险防控,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中引入行贿档案查询,共受理查询167人次;积极开展预防调查,提出检察建议和调查报告85份,采纳率为100%;深入“东环”铁路、绕城高速、农村公路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与建设单位共同制定防范措施,推进同步预防,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五年来,预防工作在全省检察机关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

强化诉讼法律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重点纠正有罪不究、违法办案、侵犯人权等问题,共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58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43件,监督公安机关撤案2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38份。纠正漏捕44人,追诉漏犯6人;重点纠正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等影响公正审判的问题,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抗诉8件,法院改判6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提请抗诉2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件,被法院采纳。重点加强对国有、集体和公共资产的监督保护,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14件,涉案金额618万元。

二、主动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着力保障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危害市场经济发展的刑事犯罪,共批捕合同诈骗、制假售假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嫌疑人62人,起诉133人;开展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等方面的专项治理,立案侦查商业贿赂案件8件9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整治违建工作,深入查办“楼歪歪”富景苑、“亿城家园”违章建筑背后的职务犯罪窝案串案4件8人,督促违章建筑商退还被害人购房款,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有效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有力推动整治违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着力保障民生民利。坚持从大局出发,把关注民生、化解民怨贯穿执法办案始终,主动为区委、区政府分忧。共依法查办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等涉农职务犯罪11件13人;查办教育、医疗、环卫、社会保障等领域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38件43人,查办区环卫局原局长林亚福等5人收取环卫工人用工“指标费”受贿案,追回赃款148万元。严厉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药品、假农资等危害民生民利及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刑事犯罪,共批捕41人,起诉38人。

着力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检察长接访、带案下访等措施,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案件处理风险评估、信访案件公开听证、刑事司法救助等机制,依法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536件,把执法办案过程变成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的过程。原城西镇薛村第七经济社社长薛某,1997年侵吞土地征用款和青苗补偿款48万元后潜逃,引发23起群体性上访,区检察院立案侦查并将潜逃12年的薛某抓获,平息村民多年的持续上访。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延伸办案治本功能,依法对初犯、偶犯、过失犯和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和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65人,作出不起诉决定53人。对10件因邻里、家庭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犯罪案件促成和解,减少对抗,增进和谐,修复社会关系。区检察院控告申诉举报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

着力服务三农。积极应对农村发展的新问题,探索法律监督服务三农的新机制,率先在全市设立派驻乡镇的“龙泉检察室”,管辖5个镇。积极探索涉农检察新机制,以检察室为一线平台,带动“服务三农、矛盾化解、管理创新”“一带三”的工作模式,以“定点定站定期巡回接访”、“农村党员干部巡回警示教育讲堂”工作机制,为全省基层检察院推进派驻乡镇检察室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2010年下半年,龙泉检察室主动介入,服务与监督我区第六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全力保障选举风清气正,依法有序,全区118个村(居)的“两委”选举无群体性事件发生、无外来势力干涉、无重大拉票贿选行为。经验材料《三个先行三个突出,服务农村选举》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转发全国检察机关学习借鉴。设立三年来,龙泉检察室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5件135人,协助反贪、反渎部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10件,深入辖区开展走访360次,发出检察建议28份,为群众排忧解难7件,协助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7次。

三、狠抓教育、管理和监督,科学谋划锻造队伍

按照“争先创优争第一、创新机制出亮点、从严治检不出事”的目标要求,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争创全省基层检察院排头兵。

以党建促检,促进思想政治建设抓班子,带队伍,促业绩,强化党组模范表率和决策带动,强化党支部建设。通过举办“检徽在心中”主题演讲、“听老干部讲革命斗争史” 报告会、“重走一次红色娘子军征途”等系列活动,加强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通过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多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倡导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

以制度管人,促进廉政建设。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检察长与部门负责人签订“一岗双责责任状,严格党风廉政任务分解、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排查防控廉政风险,查找风险点206个,制定“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措施”173条;实行“一案三卡”,加强检务督察,对做不立案处理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不起诉案件进行督察,做好案前教育、案中监督、案后回访。通过强化检察权的监督制约,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实现“双零”,即群众举报违法乱纪信件为“零”,群众控告执法不公、贪赃枉法行为为“零”。

以机制创新,提高履职效能设立派驻乡镇检察室,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立足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在全省率先实行“办理公诉案件适用量刑建议制度”,在起诉交通肇事、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毒品等五类案件中,提出量刑建议1682件2248人,法院采用率95%;认真执行职务犯罪案件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实行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改革,完善案件线索评估,进一步规范职务犯罪侦查行为,确保侦查办案安全规范;实行“附条件逮捕制度”,共对26名犯罪嫌疑人实行附条件逮捕,既保证惩处犯罪,又防止错捕无辜;运用计算机硬盘恢复、测谎技术、追踪软件等科技强侦技能,打造龙华反贪品牌。全面推行网上办公办案,实现检察业务、队伍建设、检务保障和信息化建设“四位一体”机制创新,有力地推动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以文化育检,提升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加强一线执法干警检察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在公诉、侦查监督、反贪、反渎等部门开展经常性的“学练赛”活动,提高队伍的执法监督能力;开展“读一本好书”、“唱红色歌曲,抒检察情怀”、“和谐团队拓展”以及体育竞技、红歌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营造“快乐龙检、和谐团队”。在全市检察机关团体操比赛和全区红歌合唱比赛中均获佳绩。五年来,区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省检察院和市检察院记功授奖10件次,并获区级以上集体奖25件次,个人奖82人次。

以监督促公正,自觉接受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作用,强化对撤案、不服逮捕决定和不起诉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的监督;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检察工作、列席民主生活会、观摩评议出庭公诉工作;以“走进检察工作,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主题,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五年来,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13次,深入乡镇巡回召开驻地市、区人大代表座谈会15场次,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检察工作,以监督促公正。

五年来,区检察院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和治安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为龙华区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检察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这是全体检察干警拼搏奉献的结果,更是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各有关单位、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区检察院全体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检察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诉讼监督还存在薄弱环节,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思路不够开阔、措施不够有力、机制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是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012年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2年,区检察院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全会、区第六次党代会和本次会议精神,更加主动地将检察工作纳入全区中心大局,强化法律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努力把检察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更加自觉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健全检察环节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打击、监督、教育、预防、保护等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突出查办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影响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职务犯罪案件,以及群体性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更加注重预防工作,遏制、减少职务犯罪发生。

三是着力强化诉讼法律监督。始终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建立健全与公安机关信息通报制度和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及时发现和准确纠正违法的能力,使检察工作更好地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四是深入推进检察改革创新。以强化自身监督制约为着力点,健全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部监督制约和案件管理等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派驻乡镇检察室法律监督触角作用,探索服务三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模式。

五是不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以强有力的党组织建设实现对检察工作的正确领导,以文化强检积极推进检察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检察人才培养,着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不断完善和细化接受区委领导、人大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监督的工作制度,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赢公信。

各位代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牢记职责,不负重托,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构建文明幸福龙华做出新的贡献!

 

  网编:黄方方
相关阅读 :

省内各级检察院:

省检察院 一分院 二分院 海口市院 三亚市院 儋州市院 三沙市院(三沙群岛院) 琼海市院 文昌市院 万宁市院 东方市院 五指山市院 定安县院 屯昌县院 澄迈县院 临高县院 昌江县院 乐东县院 白沙县院 琼中县院 保亭县院 陵水县院 龙华区院 美兰区院 琼山区院 秀英区院 洋浦区院 三亚城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