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型案例

检察官以案说法 | 警惕“恋爱陷阱”:揭开虚假人设背后的诈骗真相

        发布时间:2025-05-26    浏览次数:611

爱情本是连接两颗心的珍贵情感纽带,承载着信任、尊重与付出。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将这份美好纯粹的感情,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爱情实施诈骗。他们精心打造虚假人设,用尽手段骗取他人信任与财产,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检察官以案说法》本期讲述被告人陈某以恋爱之名获取被害人陈某甲、谢某某的信任,在恋爱过程中虚构事实,骗取被害人的财物用于赌博活动及高额消费等个人挥霍,最终陈某因实施诈骗罪、开设赌场罪而被起诉判刑的案例。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追求爱情时务必保持清醒,学会辨别真伪,以免陷入不法分子精心布置的“恋爱陷阱”。

以爱之名 编织甜蜜陷阱

2018年12月,被告人陈某与被害人陈某甲确立恋爱关系。因陈某无稳定工作且收入微薄,恋爱期间的生活开销大多由陈某甲承担。交往半年后,两人进入谈婚论嫁阶段,互见家长并开始共同商讨结婚事宜。

随着关系的深入,陈某利用陈某甲的信任,多次虚构“与朋友合伙开公司需资金支持”“生意周转”“结婚购房”“借钱赎车”等理由向陈某甲借款,甚至以“躲债不能见面”“无法翻身将服药自杀”相威胁,迫使陈某甲通过向家人、朋友借款以及网贷等途径为其筹措资金,骗取陈某甲款项337680元。期间,双方因还款问题多次发生争执,关系分分合合,最终于2020年10月彻底分手。

转移目标  编造虚假人设

2020年的2月至4月,陈某承接了海口市某安保公司的业务外包工作,结识了在社区兼职的谢某某。为了骗取谢某某的好感,陈某谎称其父为某市县单位领导,家中拥有别墅及海口房产,虚构优越家庭背景。

2020年3月,陈某在未告知谢某某自己已有恋爱对象的情况下,与她建立恋爱关系。陈某向谢某某承诺“努力赚钱共筑未来”,并以“曾因犯错耗尽家财,需独立证明能力”为由,对谢某某进行情感绑架,让谢某某向其提供借款。

在与谢某某交往期间,陈某隐瞒其对外大量欠款未还的事实,明知没有偿还能力仍以垫付安保公司员工工资、赎车、打官司需支付律师费、向员工开工资、为父亲买房等为由,骗取谢某某388303.45元。

人设崩塌 真相终于大白

纸终究包不住火。2021年,谢某某无意间翻看陈某手机,在微信中发现陈某与其他人有债务纠纷,随即与陈某甲取得联系。两位被害人意识到被骗后,迅速向警方报案。2021年4月4日,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

那么,骗来的钱都去哪了呢?据警方调查,陈某将从陈某甲、谢某某处获得的钱财大多用在了赌博活动和高额消费上。他不仅自己赌,还当上了赌博网站的“代理”,招揽他人参与下注活动,并从中获取提成。2020年11月至12月,陈某在网络赌博上家“牛哥”提供的网络赌场上担任代理招揽客户,参与赌场利润分成共计19312元。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期间,陈某开设网络赌博工作室,组织周某某、陈某乙、黄某某、裴某某等人(另案处理)在赌博网站进行赌博投注,赌资累计超过117万元。

经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检察院指控,陈某最终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0元;犯开设赌场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20000元。宣判后,被告人陈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检察官说法:触犯法律红线,必将受到严惩

检察官表示,被告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多次骗取陈某甲、谢某某财物725983.45元,数额特别巨大;陈某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共计19312元,在网络上开设赌场,赌资累计人民币1173796.17元,情节严重,其行为已分别构成诈骗罪、开设赌场罪,依法应予惩处。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诈骗分子会精心打造高富帅、白富美等虚假人设,吸引受害者的注意。他们通过花言巧语、虚假承诺等手段,逐步建立信任关系,进而骗取受害者钱财。这些诈骗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在心理上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在感情面前,我们必须保持理性,切勿被爱情冲昏头脑。对于伴侣的借款要求,应仔细甄别,避免陷入诈骗陷阱。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止损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编:林婵
相关阅读 :

省内各级检察院:

省检察院 一分院 二分院 海口市院 三亚市院 儋州市院 三沙市院(三沙群岛院) 琼海市院 文昌市院 万宁市院 东方市院 五指山市院 定安县院 屯昌县院 澄迈县院 临高县院 昌江县院 乐东县院 白沙县院 琼中县院 保亭县院 陵水县院 龙华区院 美兰区院 琼山区院 秀英区院 洋浦区院 三亚城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