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刘亭亭 发布时间:2025-09-25 浏览次数:13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
2024年9月23日,清华大学法律图书楼模拟法庭。“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走进清华大学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为检察机关和清华大学协同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隔一年,同样的地点。清华大学迎来了2025年秋季学期检察实务系列课程第一讲——9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作专题授课,结合“南四湖专案”等,深入阐释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课程反响如何?今年有哪些不一样?记者再次打卡了检察实务课。
检察实务人与未来法律人“面对面”
“公益诉讼检察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性司法领域,实践中,是否有公益诉讼获判决的案例?”“检察公益诉讼‘4+10’架构下,如何看待传统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与特定人群权益保护公益诉讼间的关系?”……
现场,近300名师生与“检察官老师”面对面互动交流、深入研讨,气氛热烈。
张雪樵一一回应同学们的提问,并表示,检察公益诉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自主法治知识体系的重大创新,以诉的方式督促履职,以公益为纽带,凝聚党委、政府、法院、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协同治理公益受损问题,为破解重大流域生态治理等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彰显了检察公益诉讼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制度安排的独特价值。
“今年正值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5周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这堂检察公益诉讼课应时应景,鲜活、立体地呈现了检察机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一名选修了这门课程的同学告诉记者,检察实务课走进法学课堂,是检察实务人与未来法律人的“直接对话”,也是理论与实务的深度对话,更是一扇了解中国法治顶层设计、提升法律素养的窗口。
“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检察实务专家走上讲台,围绕检察履职和司法体制改革、检察改革中的实践问题授课,对清华大学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持续的推动作用。”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曾嵘表示,“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通过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人才培养机制,更好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支撑法治中国建设。
选修检察实务课需要“拼手速”
“同学们选修检察实务课需要手速够快,否则‘手慢无’。虽然上课时间是在周六上午,但现场人数远超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数量,除了法学院的同学,还有来自日新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其他学院的同学来听课。”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陈琼雯介绍说。
据悉,清华大学法学院将该课程纳入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2024年有107名学生选修,15名检察实务专家前来授课,听课师生累计约2000人次。
“每堂课都是一场法治盛宴,让我们的法律学习实现从‘纸上谈兵’到‘身临其境’的跨越。检察官对公共利益的坚定守护、对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积极回应,让我更坚定了未来不仅要成为一个法律知识扎实的‘法律匠’,更要努力成为一名心怀家国、德法兼修的‘法律人’。”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孙鹏庆去年虽因“手慢无”未能选修成功,但以旁听生的身份“蹭”完了一学期的检察实务课。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崔国斌分析了课程“爆火”背后的原因:“检察实务课呈现了检察领域的重大改革创新和最新成就,通过还原案件高质效办理背后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法律监督的实践智慧,既为师生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也催生出一批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年的课程设计在深化‘四大检察’业务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职务犯罪检察、金融检察、知识产权检察等领域,确保每堂课都让大家听得解渴、学得过瘾,实现理论滋养与实践启迪的双重提升。”
“‘检察蓝’与‘清华紫’双向奔赴,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培训师资、课程、教材共建共享,不断完善集法治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履职实务、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检校合作机制。”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告诉记者,除了“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最高检还常态化接收法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训,为未来挺膺担当法治重任的新生代提供了广阔舞台,深受欢迎。
检校合作再谱“新篇章”
活动当天,记者还关注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同志也来到了现场。
今年2月,最高检、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检校合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推动检校合作规范化、系统化发展。而这份《意见》因就高质量检校合作助力检察工作和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出了20条具体意见,又被许多法学教育界人士称为开启检校合作的“黄金二十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表示,“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是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化检校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支持高校探索集国情教育、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于一体的法治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引导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
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已组织检察官走进21所法学院校教授检察实务课288场次,覆盖师生2.8万余人次,仅今年上半年就已开展授课68场次。
“‘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是检校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抓手之一,也是协同培育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的一个‘样本’。”最高检政治部副主任肖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检将进一步创新检校合作方式,更好协同教育部门、法学院校加强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推进检察学学科建设,推动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好服务新时代新征程法治中国建设。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