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次数:722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2025年暑假即将到来,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假期,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风险,保障未成年人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暑假期间孩子的安全事项温馨提醒如下:
一、谨防溺水危险
1.加强对孩子的日常监管,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严禁孩子私自或结伴到江河湖海、水库、池塘等水域游泳、戏水、捕鱼等。
2.带孩子游泳时,务必选择正规、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场所,全程陪同,不得让孩子脱离视线。
3.教育孩子如遇同伴溺水,切勿盲目下水施救,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0、120,可利用救生圈、竹竿、绳子等工具进行救援。
二、警惕性侵犯罪
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高发,给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伤害。作为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远离性侵害呢?
1.隐私部位不许碰。家长应让孩子知道胸部、下体等属于隐私部位,别人是不可随意触碰的。任何人提出的亲密接触,都要果断拒绝。
2.勇敢说“不”。让孩子知道不正当的接触可能来自陌生人或熟人。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你感到不舒服,就要立刻反抗。大人不会向孩子提“帮助”的,遇到这种情况,立刻跑开远离。任何人说“不要告诉爸爸妈妈”的都要把这事汇报爸妈。
3.呼叫也是武器。孩子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人多处靠近,必要时呼叫。
4.提醒孩子不单独和异性在封闭的环境中相处,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邀请、饮料、礼物或进入他人住所。未经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里夜宿。
5.外出要结伴。晚上孩子外出时,最好要结伴而行,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
6.保留证据。告诉孩子,如果不幸遭遇性侵,不要马上洗澡或清洗自己的衣物,保存好证据,及时报警。
此外,家长要鼓励孩子与您分享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特别是让他们知道遇到不舒服或害怕的事情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发现孩子出现异常表现,及时沟通了解情况,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三、谨防拐卖危险
1.加强监管,了解孩子动态。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清楚孩子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何时回家。避免让孩子脱离监管,减少孩子独自外出的机会,确保孩子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2.选择安全场所,保持高度警惕。带孩子外出时,尽量选择人多、安全的场所,如商场、公园等。避免前往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免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在人员密集的场所,要紧握住孩子的手,防止孩子走失被拐。
3.教育孩子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导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或礼物,不跟陌生人走。如果遇到陌生人强行拉扯或拐骗,要大声呼救并尽快逃跑。同时,要让孩子记住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和电话号码,以便在遇到危险时及时联系家人或报警。
四、遵守交通规则
1.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
2.加强监管,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路,严禁未满16周岁的孩子骑电动自行车上路。达到法定年龄的孩子,家长应教育其骑行时严格遵守交规,自觉佩戴安全头盔,杜绝闯红灯、超速、逆行、违法载人等行为。
3.教育孩子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超员车,不搭乘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交通工具。
4.私家车出行时,请务必全员系好安全带;4岁以下儿童需使用安全座椅。
五、注重网络安全
1.教育孩子“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警惕网络游戏中“免费皮肤”、低价充值、中奖信息、刷单兼职等常见诈骗陷阱,提醒孩子网络购物要通过正规平台,家长知晓并同意。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消费习惯,密切关注孩子游戏账号的注册及充值情况,防止孩子因冲动而打赏主播或过度游戏充值。
3.引导孩子浏览健康有益的网络内容,自觉抵制色情、暴力、自残等不良信息。教育孩子文明上网,不造谣传谣,不参与网络暴力。
4.教育孩子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向网友透露家庭住址、学校等个人信息,坚决拒绝线下见面邀约。
5.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如一起阅读、玩游戏、参加户外活动等,陪伴孩子度过有意义的假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一百条和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应当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监护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在此希望各位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筑牢安全防线。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守护他们的安全与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为孩子们构筑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澄迈县人民检察院
澄迈县教育局
澄迈县妇女联合会
2025年7月8日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