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石佳 何海燕 邵珊珊 发布时间:2025-09-25 浏览次数:143
为加强对哈巴河白桦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深入林区,开展调查取证,对农牧民进行走访、宣传。 赵小彬摄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自此,希望的阳光照亮了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大地,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工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确立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赋予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引航向。
巍巍天山起宏图。谁能想到,昔日百废待兴的新疆,如今正在以一域之光为全国全局添彩。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满目疮痍走向绿水青山……7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全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取得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累累硕果——2024年经济总量大步跨越,历史性突破2万亿元大关;粮食产量达到466亿斤,单产首次跃居全国第一;“疆煤外运”量达1.4亿吨,成为全国煤炭供应的战略支点……
回溯历史长河,这些喜人成就的取得,皆要从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说起。
“新疆答卷”何以闪亮?
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20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去见毛主席”的故事在全国广为流传。库尔班大叔是新疆的一名农民,他自幼父母双亡,饱受剥削、压榨和凌辱,新疆解放让其获得新生。出于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库尔班大叔萌生强烈愿望:这辈子一定要亲眼见到毛主席!库尔班大叔的心愿达成了,他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1964年,他在给毛主席的信中写道:“我要教育下一代,永远跟着党和您走!”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库尔班大叔的故事是新疆各民族人民翻身得解放的现实例证,是党和人民心连心的生动表达。70年来,找到一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路,始终是党中央情之所系、政之所向。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面对百业待兴的局面,党中央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新疆建设和发展给予照顾和特殊支持。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党中央决定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疆各族人民从此走上了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回望新疆检察的70年,也是在党领导下砥砺奋进的70年。
新疆检察机关伴随着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而诞生。1950年10月4日,新疆省人民检察署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改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为适应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需要,1958年10月,经自治区党委批准,兵团检察院成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检察机关积极配合各项政治运动开展检察工作,依法批准逮捕、起诉了一批危害人民群众的土匪、特务、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办理了有重大影响的李英奇、富宝廉反革命案,有力保卫和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改革开放后,新疆检察迎来了灿烂春天。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疆实施,新疆发展蹄疾步稳。新疆检察机关适时调整工作重点,2004年,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建设工程,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共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预防建议511条,推动建立社会化预防组织602个。
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党中央为新疆发展谋篇布局、把脉定向。2010年春天,第一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先后召开。随即,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家行动为天山南北发展“蓄足马力”,并创下共和国历史上多个之最——支援地域最广、涉及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
紧跟党中央步伐,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部署下,全国检察机关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启动。19个对口援助省市检察院选派业务骨干和技术人才西出阳关,提升新疆检察机关“造血功能”,蕴蓄检察队伍“强体潜力”,实现了受援检察院工作质量和水平整体大幅跃升。
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疆发展形势提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检察机关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时任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指出,要深刻领会民族团结是新疆最长远的问题,自觉把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贯穿于执法办案各个环节、落实到检察工作方方面面。
历史的长河,在重要时刻再次发出意味深长的回响。
2020年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关键时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深刻地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形成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针。其中,“依法治疆”位居“五疆方针”之首,充分体现了依法治疆在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不可替代的首要作用。
2023年9月,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赴新疆调研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扭住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开展反恐反分裂斗争与推动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结合起来,高举法治旗帜,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充分运用法治力量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和最高检工作要求,新疆检察机关明确了“务本、求实、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和“一个统领、五个始终、八个坚持不懈”的工作思路,立足新疆区位特征,积极探索符合新疆实际、具有新疆特点的检察工作实现路径。
70年,在漫漫历史长卷中,不过白驹过隙,但对于新疆检察事业发展来说,这70年的跨度又足以在共和国法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在办理“蒋爱珍杀人案”时,综合考量其长期遭人诽谤诬陷,人格和名誉蒙受严重侮辱,最终在哭诉无门之下杀死诽谤迫害者的全部案情,就案件事实认定、从轻减刑情节发表公诉意见,最终推动二审法院依法将蒋爱珍的刑罚从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改判为有期徒刑十五年。该案引发全国性讨论,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推动司法理念进步的标志性案例。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检察院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于20世纪90年代办理了“伊犁某建筑公司二审抗诉案”,推动法院撤销确有错误的原一审、二审判决,并依法改判。该案系我国第一例民事改判成功抗诉案,引起法学界和司法界广泛关注,为后续各地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抗诉工作提供了范例。
石河子市检察院原监所检察科检察员张飚历经5年不懈努力,推动浙江张氏叔侄杀人强奸冤案平反昭雪,该案对全国严防冤假错案具有风向标意义。
…………
七十载风雨兼程,新疆检察事业砥砺前行的每一步,都始终牢牢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紧扣着国家法治建设和新疆实际发展需求,铭刻着无数检察人辛勤耕耘、奋力拼搏的足迹。回望那些瞬间,仍令人心潮澎湃。
“团结之花”何以绚烂?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市,有一个小村庄名叫石榴籽村,该村种植的石榴个大汁多,被誉为“赛玛瑙”,村民们更是依靠种植石榴富了口袋。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石榴籽村的全国人大代表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细致询问了村子的发展情况,深情说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千籽同房、紧密相依。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借用石榴来比喻我国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要求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这条工作主线,新疆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促进民族团结放在重要位置,将法治思维贯穿化解矛盾纠纷全过程,推动建设社会治理法治化新格局。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中央政法委统一部署,新疆检察机关委派骨干力量入驻综治中心,打造“综治+检察”融合治理新范式。
如何让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司法办案全过程?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垦区检察院将公开听证会“搬”进综治中心,围绕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邀请多方群众共同参与,取得良好的释法说理效果。据了解,目前新疆县级综治中心已基本实现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常驻和人社、住建、卫健等部门轮驻,形成了各类解纷机制全覆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只进一扇门,化解万千愁”。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为了让更多少数民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说清基本诉求、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双语、多语检察官成为新疆检察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阿里木·木沙是乌鲁木齐市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他从事检察工作已有35年,能够熟练掌握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等多种语言。为了工作需要,两年前,他被调整到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工作,截至目前已接访逾千人次。
在新疆,像阿里木·木沙这样的检察官不胜枚举。法庭上,他们激烈交锋、据理力争;法庭下,他们深入城镇乡村、田间地头,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法结、化心结。新疆检察机关用几代人的接续奋斗,锻造出一支既精通法律,又掌握民族政策和语言,还善于做民族团结工作的新时代检察队伍。“孔雀河畔的石榴花”“玛检说法”“雪莲花”等一批叫得响的检察文化品牌纷纷涌现,让法治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民族团结之花。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新疆古称“西域”,位于古丝绸之路重要地段,是东西方多文明汇聚交融之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新疆各族人民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物遗存。吉木萨尔北庭故城、伊犁将军府见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哈密回王墓、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展现了多民族、多宗教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长城烽燧、昭苏格登碑印证着新疆各族人民世代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据统计,新疆目前共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9542处不可移动文物。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
近年来,在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的指导下,新疆检察机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履职尽责,持续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以检察监督助力文化润疆。
——库木吐喇石窟位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西北30公里的渭干河谷东岸,是新疆第二大石窟寺。因下游拦洪蓄水、泥沙淤积,重要石窟群五连洞前河床抬高,对石窟和壁画保护造成重大风险隐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阿克苏地区检察分院通过一体化办案方式,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为库木吐喇石窟保护范围依法办理了土地权属证书,促使造成环境损害的某煤焦化企业搬迁,有效保护公共利益。该案于2024年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吐鲁番坎儿井遗存是人口聚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吐鲁番市检察机关针对坎儿井井口裸露、坍塌,井口周边垃圾堆放等问题,向相关单位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共清理长度约4公里,井周边20余吨垃圾和废弃物,对裸露、坍塌且已分辨不清的11个井口重新堆土修复并进行加盖加厚。吐鲁番市检察院就办案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向市人大建议推动修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保护条例》,条例的修订被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立法计划,目前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
除了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相互扶持、共同发展,19个对口援疆省市也把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播撒在新疆各族人民心田,一批批援疆干部与各族群众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情相亲、共成长,成为守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在阿克苏,如果你遇见一个以“浙江元素”命名的村庄,千万别惊讶。为感谢浙江倾情援助,库如力村、莫玛铁热克村等村庄都有了新名字——温宿·金华新村、甬库团结村等。村庄的变迁,映照着多年对口支援下农村环境整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进程。
而在数字检察发展道路上,阿克苏地区检察机关也实现了“弯道超车”。在浙江省检察机关的援助下,阿克苏地区检察分院作为最高检确立的全国首批数字检察试点院,已建成集大数据指挥平台、“三远一网”远程提审、“DeepSeek+数字检察”智能综合系统等应用于一体的大数据指挥中心,昔日的短板成为如今的亮点。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今年7月,应勇检察长在传达学习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要加大对新疆基层检察人员和援疆干部的保障力度,全力支持新疆和兵团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今年以来,在最高检和各援助省市关心支持下,新疆检察机关先后组织93批186人次赴对口援助检察机关参加培训;援疆省市检察业务骨干帮助办理案件1154件,其中重大疑难复杂案件217件。对口援疆所汇聚的力量,为奋力书写新时代新疆检察工作新篇章留下了生动注脚。
“丝路枢纽”何以繁荣?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谁能想到?1955年的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仅有0.51亿美元。70年,沧海桑田,如今的新疆,早已实现了“边陲变中心、末梢变前沿”的华丽转身。
今年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显示,2024年全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351.1亿元,居全国第三位,连续3年跨越3个千亿级台阶。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新疆作为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所释放出的强劲动能。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自古便是贯通东西的开放襟喉,素有千年商道的历史积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开放工作寄予厚望,强调新疆要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实际出发抓好对外开放工作。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2024年11月,应勇检察长在首次全国涉外检察工作会议上强调:“涉外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同年12月,最高检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涉外检察工作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涉外检察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总体部署。今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全区涉外检察工作的15条举措》,进一步明确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加强与边境地区司法机关协作、加快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具体举措。随着一项项有力举措的落地生根,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涉外检察工作路径逐渐清晰起来。
在帕米尔高原之巅,巍巍国门庄严矗立,这里有海拔5100米的红其拉甫口岸。作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重要成果,从2024年12月起,这座位于高寒山地的口岸彻底告别季节性开放模式,实现了常年开放。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5月,红其拉甫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近2倍,口岸开放发展成效明显。
目前,新疆共有经国务院批准并正式对外开放的口岸19个,被纳入沿边口岸经济带范围的检察院有26个,占全疆基层检察院的四分之一。为创新开展沿边口岸检察工作,2022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在霍尔果斯市召开全区沿边口岸检察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新疆检察机关依职权服务保障沿边口岸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又统筹全疆26个沿边口岸检察院建立横向交流协作机制,搭建起信息联络、案件协作、联合调研、理论研讨等全方位互动交流平台。
如果说口岸是国际贸易的节点,那么道路交通就是连接节点的脉络。日夜兼程的中欧班列、不绝于途的货运汽车、往来不歇的空中航班……共同组成了新疆新时代的“丝路驼队”。
2024年3月,最高检办公厅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强化铁路安全法治保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部署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为保障铁路平稳运行,新疆检察机关着眼细微处下实功,见真章。
兰新铁路某段一年中8级以上大风天气达200多天。由于旅客途中丢弃的垃圾未及时清理,仅2024年上半年,该段发生轻飘浮物搭挂铁路供电网事件近1000件,导致部分列车紧急降速。哈密铁路运输检察院向相关责任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对路段进行“大扫除”,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
而今,一条条现代化铁路在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大地上安全运行,铺展成串联四方的通途,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众多客商前来投资。
2023年11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成立,成为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涵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为新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重大机遇。
围绕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的129项改革试点任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研究制定了《新疆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23条措施》,并聚焦自贸区“三个片区”重点领域的差异化发展和探索需求,跟进指导乌鲁木齐、伊犁、喀什等地检察机关细化履职举措。
随着新疆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快速推进,检察履职的足迹也遍布天山南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挂牌督办喀什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涉及133个民生项目、涉案金额达14亿余元的王某某等14人系列串通投标案,维护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振了投资创业信心。
——伊犁州检察院办理一起从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走私入境普通货物案件,涉案金额达3.85亿元。该院提起公诉后,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施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1400万元,有力打击了走私犯罪。
——巴州、阿克苏、博州、和田等地检察机关加强“库尔勒香梨”“库车小白杏”“精河枸杞”“和田大枣”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检察保护,助推新疆农产品走向世界。
…………
开放的新疆,商机涌动、活力满满。
新疆有多火?时至子夜,乌鲁木齐大巴扎内仍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一些热门景点屡屡登上文旅热搜榜,酒店的预订已排到几个月后;瓜果丰收时节,30天内仅通过顺丰快递发往各地的伽师瓜就超过1550吨……新疆以其独特的魅力向四海宾客证明——新疆是个好地方!
回望七十载峥嵘岁月,跨越式发展的新疆山水旖旎、物阜人丰。放眼不久的将来,丝路涌动下的新疆欣欣向荣、前景无穷。
若有人问,新疆最好的发展时期是何时?
回答是,当下。
若追问,新疆检察事业最好的发展时期是何时?
回答还是,当下。
这是时代赋予新疆的机遇,也是新疆检察的发展机遇,昂首前行,路在脚下!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