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发布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43
扣押款走完返还“最后一公里”
湖北枣阳:精准监督打通执行堵点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本报讯(记者戴小巍 通讯员谌敏慧)一笔法院判决应返还的33万余元涉案资金,却在判决生效后“沉睡”在扣押账户中。对于被害单位某保险公司而言,这份写在纸上的权益迟迟未能转化为“真金白银”。近日,在湖北省枣阳市检察院精准监督下,涉案款全部返还给保险公司,这笔“沉睡”资金走完了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3月,李某、张某以枣阳市某养殖公司的名义,在枣阳某保险公司投保“育肥猪”养殖保险后,通过对死亡生猪重复拍照、重复报案等方式伪造理赔资料,两年间骗取理赔款共计33万余元。2024年9月,二人落网后,退缴了全部违法所得,由公安机关暂扣于专门账户中。今年1月,法院以保险诈骗罪依法对二人判处相应刑罚,同时判决明确,二人退缴的33万余元由公安机关返还保险公司。
然而,判决生效后,本该“回家”的资金,却在返还流程上停滞。今年7月,枣阳市检察院在开展“涉市场主体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专项监督活动中,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捕捉到这一情况。该院经调查证实,涉案款仍处于扣押状态,返还程序尚未启动。
“涉市场主体案件的财产刑执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钱袋子’和经营信心。法院判决确定的合法权益要及时兑现,这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办案检察官表示。7月21日,检察机关启动监督程序,向公安机关提出监督意见,明确指出涉案款返还的法律依据和时间要求,督促其依法履职。相关部门收到检察监督意见后积极响应,迅速推进涉案款返还工作,于8月1日将33万余元涉案款全部返还给保险公司。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