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察动态

代表讲述·共护英烈荣光

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2025-09-01    浏览次数:216

编者按 八十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那些留存至今的抗战纪念设施与革命遗址,是岁月的无言见证者,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本期《声音周刊》,我们走访六位人大代表,邀请他们讲述与检察机关协同履职,通过专项监督、长效协作守护英烈荣光的故事。愿这份坚守与协作,能让更多人铭记抗战历史,赓续抗战精神。


公益诉讼推动修缮王仁斋烈士陵园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温合金二室科研员、高级工程师 王艾竹

2025年8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王艾竹(左二)听取辽宁省抚顺市检察院保护英烈纪念设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情况介绍。

8月15日,我跟着辽宁省清原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走进王仁斋烈士陵园,眼前景象令人心头一暖:曾经坑洼风化的山路已铺好沥青,15公里长的“英雄花径”两侧,新栽的花卉迎风绽放,像一条彩色缎带,蜿蜒通向英雄长眠的青山脚下。

辽宁省抚顺市有众多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它们是褒扬英烈、教育后人的精神地标。我自小听王仁斋的抗日故事长大,这位与杨靖宇并肩作战的抗联师长,早已是我刻在心底的英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关注抚顺市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保护英烈纪念设施工作,如今看到王仁斋烈士陵园修缮一新,满是欣慰。

王仁斋是山东文登人,1929年入党。九一八事变后,他参与创建南满游击队,任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三师师长,在白山黑水间屡立战功。1937年9月,他在筹集子弹时遭遇伪军伏击,31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清原山林。军民含泪将他安葬在清原县枸乃甸乡筐子沟村,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烈士陵园,包含纪念广场、墓区和抗联三师纪念馆,2014年他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可就在今年3月,清原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巡查时发现,王仁斋烈士陵园不少设施已经破败:纪念碑基座松动、台阶破损,东北抗联三师纪念馆房顶漏雨导致墙面和文物受潮发霉,抗联广场地面坍塌、排水失效。就连通往陵园的道路也严重风化,陵园前河道无防护,汛期可能威胁墓体安全——这些问题,让群众瞻仰英烈多了阻碍。

清原县检察院迅速行动:用无人机航拍采集影像固定证据,5月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修缮设施、维护道路与河道。为破解施工复杂、资金紧张的难题,他们又主动向当地党委汇报,推动陵园保护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成立工作专班,还争取到130万元专项资金。

随后,检察机关联合多部门商定修缮方案,推进跨部门协作。短短两个月,王仁斋烈士陵园完成“立体式修复”:内部台阶墙面加固、排水系统修复,外部道路摊铺沥青、河道筑起防护堤坝;当地政府还在沿线立起“抗联三师纪念馆”路标,种上各色花卉优化景观——曾经的破旧陵园,彻底换了新貌。

7月,清原县检察院联合行政机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现场验收,发放问卷测评满意度,还联合水利专家召开公开听证会。大家一致认可整改效果:安全隐患已消除,公共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如今,修缮后的王仁斋烈士陵园里,60余件抗联文物静静诉说着烽火岁月。夏日阳光中,新栽的鲜花与纪念碑上的五角星交相辉映,仿佛在轻声告诉长眠的王仁斋师长:这盛世,正如您当年为之奋斗所愿。

(整理:本报记者李玉涵 通讯员姜阳)

扫码看视频


李一平烈士纪念碑焕然一新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区麻山镇龙山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广丽

2025年8月,黑龙江省虎林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组在虎林市烈士陵园调查英烈纪念设施保护情况。

8月15日,我来到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中,凝视着正前方耸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里尸骨堆砌的血泪史,在心底不断翻涌,让我对那段沉重的历史有了更深切的体悟。身旁,青年检察官在阳光下讲述“检察蓝”守护红色记忆的故事,更让我看到检察机关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责任担当。

作为黑龙江省鸡西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关注鸡西检察工作,尤其是公益诉讼检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进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受邀与“益心为公”志愿者踏访抗战遗址,志愿者分享的细节让我触动:“路过李一平烈士纪念碑,环境大变样!杂草没了,纪念碑熠熠生辉,检察官让英雄事迹永远传颂。”

这份改变,源于虎林市检察院的专项行动。近年来,该院按照上级检察机关部署,开展烈士纪念设施及抗日战争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保护专项工作。在核查辖区12处烈士纪念设施时,他们发现李一平烈士纪念碑周边杂草疯长,碑身有明显破损,不仅没划定保护范围,连基本的保护标志都没有,承载着英雄记忆的遗址,正慢慢被岁月掩盖。

为了让英雄事迹不蒙尘,检察官们先从史料入手——1931年入党的李一平,任虎林县委书记、抗联七军要职,培养骨干、传授信念,29岁在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这样的英雄,他的纪念碑怎能无人守护?

很快,虎林市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修缮纪念碑、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职能部门迅速行动,不仅组织人员清理了周边杂草,还争取到修缮资金,对破损碑体进行修复,最后用砖石铺好了纪念碑周边的路面,在保护范围边界立起了醒目的保护标志。再次回访时,看着修缮一新的纪念碑,我真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不止李一平烈士纪念碑,虎林市辖区内还有10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在专项行动中,公益诉讼办案组实地调查了每一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管护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职能部门就11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缺失问题履职整改,制定修缮方案,申请修缮资金。如今,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在岁月静好的年代依旧昂首挺立,激励后辈勿忘来时路。

检察官告诉我,近5年,虎林市检察院持续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细致梳理辖区内红色资源保护情况,了解红色资源修缮管理情况,走访排查红色资源69处,围绕英烈纪念设施保护、抗战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履行监督职能,督促整改问题隐患,有效推动解决红色资源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希望虎林市检察院在履职中能够根植红色文化底蕴,持续做好英烈纪念设施和红色革命遗址公益保护,同时,要关注英烈名誉、荣誉权益保障,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整理:本报记者韩兵 通讯员李力 葛婧琪)

扫码看视频


革命伉俪不容污蔑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 许忠

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开庭审理,公诉人当庭宣读起诉书。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88年前,这座城市击破了侵华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想分享一起由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办理的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件,致敬先烈,缅怀英雄荣光。

上海“宋公园十六烈士”之一陈尔晋先后参与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等,他所率领的炮队仅一场战斗就击落日寇敌机四架,其中有一架更是他亲自操纵击落。他的妻子王曼霞同样是巾帼英雄。近年来,他们的爱情故事在短视频平台被广泛传播,感动数千万人,更有336万网友自发为他们点赞。

然而,为蹭热点、博取流量,张某开设自媒体账号先后发布两条关于烈士陈尔晋、王曼霞的不实短视频,篡改历史细节,编造低俗情节,侮辱、贬损两位革命先烈,视频播放量分别达到1万余次、9000余次,导致网友陷入错误认识,恶意跟评累计上百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当我了解到陈尔晋、王曼霞夫妇的英勇事迹后,我内心不仅激荡着对这对革命伉俪的深切崇敬,更有对张某行为的愤慨痛心。值得欣慰的是,静安区检察院展现出了高效有力的司法担当,迅速锁定张某的犯罪事实,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其提起公诉,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办案检察官告诉我,这起案件不能“一诉了之”,而是要彻底消除案件负面影响。为此,检察官多次走访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上海市静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短视频平台相关负责人及传播学、法学领域专家学者等开展研讨。最终,检察官在法庭上提出三项诉讼请求,不仅责令张某公开道歉,还要求他承担1万元公益损害赔偿金,用于制作纪念及缅怀陈尔晋、王曼霞两位烈士的正面宣传片,并根据网络平台传播的规律及计价规则等,通过购买平台推广服务的方式,在张某的自媒体账号播放展示不低于5个月,以此扩大致歉和正面宣传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与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发布的“英雄烈士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革命英雄是最闪亮的时代坐标,英烈故事是最深沉的力量源泉,互联网不能成为历史谣言的暖房和温床,上海市检察机关忠诚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担当作为捍卫英烈荣光,协力营造保护和尊崇英烈的清朗网络空间,让人感动。

我也想借此向大家发出几点倡议:一是进一步完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革命遗址修缮、红色文化项目建设力度,助力红色文化有序传承。二是明确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站等的审核责任,完善禁言、封号规则,对戏谑、乱编、胡说历史行为说“不”!三是打造“英烈精神传承主阵地”,加强伟大抗战精神的宣传教育,引导更多年轻人走进烈士陵园,聆听英雄故事,让红色基因根植血脉,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整理:本报记者潘志凡 通讯员杨舒雯)

扫码看视频


开国将军何德庆故居重现历史风貌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讲解员 程星

2025年7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程星(中)与检察官一起查看重新修缮的英烈纪念设施。

在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我和同事们每日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为他们讲述红安儿女浴血奋战的革命故事。

作为一名红色讲解员,我时常思考,如何让这些红色印记永远鲜活,让年轻人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烽火岁月?今年7月,我了解到红安县检察院督促修缮何德庆故居的故事,深受触动,也由此开启了推动红色资源深度融入“大思政课”的新思路。

何德庆是从红安走出的开国少将,他未满14岁就参加红军,在抗日战争中成长,为巩固敌后根据地立下汗马功劳,其事迹是我们讲解的重要红色教材。然而,当检察官给我看何德庆故居整改前的照片时,我心头一紧:这座承载着将军早年生活印记的故居,因年久失修已濒临破败。

今年6月初,红安县检察院收到武汉军事检察院移送的线索后,立即前往红安县上新集镇余家岗村实地查看。当时,何德庆故居门窗残破,部分墙体坍塌,院里杂草丛生,杂物随意堆放,且紧挨着村民住房,破损外墙随时可能伤人,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情况令人揪心。

检察官深入调查发现,何德庆故居产权问题是最大的难题。早年,故居由将军同村村民购得,产权人长期在外且无力承担修缮费用,导致文物保护责任主体悬空,相关职能部门虽有修缮方案,却因产权问题陷入僵局。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结合多年对革命旧址保护的思考,向检察官们提出建议:要依法破解产权难题,同步谋划故居修缮后的教育功能活化。故居布展应聚焦将军少年成长与抗战经历,使其成为感染人、教育人的生动课堂。

检察官们认真听取了我的意见,主动联系镇政府、文物局、产权人等多方进行协调。6月10日,红安县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监管职责、破解产权难题,并建议将长效管理和教育功能激活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多方协作,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修缮工作顺利启动。

8月初,我与检察官一同前往何德庆故居旧址查看修缮情况。只见破损的故居已得到修复,历史风貌得以重现,安全隐患也彻底消除。检察官还告诉我,村里已聘请专职文保员负责日常巡查维护,故居已被正式纳入红安县红色教育基地体系,并计划串联进乡镇的红色教育线路。此外,检察机关还将对接教育部门,推动把修缮一新的何德庆故居作为“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点,这与我多年呼吁的“将红色资源深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履职目标高度契合。

我还得知,红安县检察院与当地文物部门已签订协作意见,建立了涵盖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合巡查等环节的长效机制,为守护“中国第一将军县”的革命旧址织就了一张法治保护网。目前,检察官们正在排查红安县抗战遗址,开展专项保护行动,这也是红安县检察院“‘益’护红安红”工作品牌引领下的常态化工作。

红安,这片诞生了223位开国将军的红色沃土,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件历史遗存,都是会说话的历史教材,承载着不可磨灭的信仰印记与奋斗史诗。守护好这些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整理:本报记者戴小巍 通讯员秦娇娇 韩伟林)

扫码看视频


  网编:林媚媚
相关阅读 :

省内各级检察院:

省检察院 一分院 二分院 海口市院 三亚市院 儋州市院 三沙市院(三沙群岛院) 琼海市院 文昌市院 万宁市院 东方市院 五指山市院 定安县院 屯昌县院 澄迈县院 临高县院 昌江县院 乐东县院 白沙县院 琼中县院 保亭县院 陵水县院 龙华区院 美兰区院 琼山区院 秀英区院 洋浦区院 三亚城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