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察风采

北京门头沟:一碗秋粥中的非遗传承

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2025-08-11    浏览次数:32

秋粥节活动现场不仅有文艺演出与热气腾腾的秋粥,更有组织方精心准备的非遗展示项目。图为北京市门头沟区检察院检察官向门头沟区级非遗项目毛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了解传承情况。 检察日报记者张哲 摄

8月7日,立秋,暑气渐消。清晨一大早,北京市门头沟区深山里的一座古村落——斋堂镇灵水村便热闹起来:村民们有的拿米,有的带豆,还有的拎着红枣、花生、核桃,齐聚村内开阔地,支起4口柴火灶大锅熬制秋粥,为即将举行的民俗活动秋粥节忙碌着。

9点左右,慕名而来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活动中心广场两侧的连廊里站满了人。10点整,活动正式开始,表演燕歌鼓、情景剧,开粥品粥,游览举人文化馆……活动内容丰富、地域特色浓厚,好不热闹。

“今年的秋粥节能够如期举行,多亏了检察院的助力。”活动间隙,记者与灵水村村支书谭巨林闲聊时,他脸上掩不住地高兴,端起一碗秋粥,津津有味地讲起这碗粥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灵水村因明清时期出过22名举人、2名进士,被后人称作“灵水举人村”。清康熙年间,斋堂镇两次受灾,灵水村举人刘懋恒父子捐出家中存粮,搭棚熬粥救济受灾百姓,挽救了近万人的生命。为纪念刘懋恒父子的善举,村民们将每年立秋定为秋粥节。此后,每年立秋这天,喝一碗大锅熬的秋粥,传递“食百家粮、获百家福”的美好祈愿,已是灵水村延续300余年的传统。2005年11月,灵水村被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灵水村秋粥节被列为门头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秋粥节是灵水村的核心文化。每年举办秋粥节,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也能提升我们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推动乡村旅游业和乡村振兴发展意义重大。”谭巨林说。

然而,2022年之后,灵水村秋粥节因无专项资金经费支持,无奈只能停办。“直到今年5月,门头沟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来村里了解非遗保护现状,得知这个情况后十分重视,这才让我看到了重启秋粥节的希望。”谭巨林表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群体通过代际传承的‘活态文化’,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灵水村秋粥节主要以民俗为表现形式,若长期不举办节日活动,可能面临失传风险。”门头沟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刘帅告诉记者,他们发现该线索后,立即与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关行政机关进行了沟通,并于今年6月30日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最终,在多方努力下,相关行政机关申请到专项文化资金,支持灵水村举办秋粥节。同时,为了激发这项非遗的内生动力,减少其对专项资金的依赖,该院和相关行政机关充分挖掘秋粥节背后的文化底蕴,共同研究秋粥节的运营方式与经济效益。

得知这个消息后,谭巨林和村民们都很高兴,全力协助相关部门筹办今年的秋粥节。8月7日,第二十二届灵水村秋粥节盛大开幕,当天便吸引游客近千人次。

“此次秋粥节活动开办了举人市集与非遗体验工坊,让游客在感受乡土风情的同时,还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今后每年都能顺利举办秋粥节,让这份承载着历史记忆与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得以长久延续下去。”村民老李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网编:张亮
相关阅读 :

省内各级检察院:

省检察院 一分院 二分院 海口市院 三亚市院 儋州市院 三沙市院(三沙群岛院) 琼海市院 文昌市院 万宁市院 东方市院 五指山市院 定安县院 屯昌县院 澄迈县院 临高县院 昌江县院 乐东县院 白沙县院 琼中县院 保亭县院 陵水县院 龙华区院 美兰区院 琼山区院 秀英区院 洋浦区院 三亚城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