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型案例

2024年检察官以案说法40 |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这可真“刑”!

        发布时间:2024-12-19    浏览次数:1770

大自然与我们休戚与共,守护自然生态、促进和谐共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现如今,不法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铤而走险,触犯法律。

由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检察院主办的2024年度第40期《检察官以案说法》讲述被告人方某某、羊某某等人因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起诉的案例。在此提醒广大群众,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第40案

涉案金额高达130万余元

2016年至2021年期间,被告人方某某、羊某某在海口合伙经营一工艺品商行。期间方某某、羊某某向上家柯某某、付某某及其他人员收购砗磲贝壳、砗磲制品、玳瑁制品、珊瑚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出售给他人。后经评估涉案价值1305450元。

2022年4月14日,经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检察院指控,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方某某、羊某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各十万元;判处被告人柯某某、付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各一万元。

为了获利罔顾法律法规

玳瑁、砗磲、珊瑚自古以来便被添附上“吉祥长寿”“趋吉避凶”等美好寓意。因此成为不少收藏者竞相追逐的对象,也让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

2016年至2021年期间,被告人方某某、羊某某在海口市合伙经营一家贩卖工艺品的商行,为了获取非法利益,在明知砗磲、珊瑚、玳瑁等属国家重点保护海洋生物的情况下,仍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收购、出售上述珍稀动物制品。

2017年至2021年9月期间,为扩大经营规模,方某某、羊某某找到琼海市潭门镇同样经营加工砗磲制品的付某某和柯某某,作为上家,二人多次将砗磲贝壳及其制品出售给方某某及羊某某。付某某和柯某某二人销售所得共计人民币96050元。

查处上千件砗磲、珊瑚、玳瑁等工艺制品

2021年9月30日,公安关机依法对被告人方某某、羊某某经营的精品商行进行搜查,查扣砗磲贝壳45对、砗磲制品795件、珍珠类制品92件、蝾螺科2个、大凤螺1个、石珊瑚制品62.1千克、笙珊瑚制品11.2千克、苍珊瑚制品14.6千克、玳瑁制品112件、手机5部。

经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送检的45对砗磲贝壳中,20对大砗磲贝壳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5对砗磲贝壳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送检的795件砗磲制品中,3件大砗磲制品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792件砗磲制品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送检的大凤螺1个、石珊瑚制品62.1千克、笙珊瑚制品11.2千克、苍珊瑚制品14.6千克,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上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鉴定价值人民币1025450元。    

经鉴定,送检的112件玳瑁制品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鉴定价值人民币280000元。

检察官说法:保护海洋生物人人有责

检察官表示,被告人方某某、羊某某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人民币1305450元,情节严重,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检察官同时提醒广大市民,提高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自觉杜绝狩猎、杀害、买卖、运输等行为,切勿因迷信、猎奇、跟风等心理非法购买野生动物制品。每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作为受国家法律保护的重点对象,不论买卖其本身或是制品,均涉嫌违法犯罪。

  网编:林婵
相关阅读 :

省内各级检察院:

省检察院 一分院 二分院 海口市院 三亚市院 儋州市院 三沙市院(三沙群岛院) 琼海市院 文昌市院 万宁市院 东方市院 五指山市院 定安县院 屯昌县院 澄迈县院 临高县院 昌江县院 乐东县院 白沙县院 琼中县院 保亭县院 陵水县院 龙华区院 美兰区院 琼山区院 秀英区院 洋浦区院 三亚城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