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兵团检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黄海峰 发布时间:2024-10-16 浏览次数:981
秋凉似水,漫步在院内法治公园的林间小道,午后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叶片,在地面投下跳跃的斑驳光影,让人在炎炎夏日过后找到了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清新。身旁边柳树树梢上的绿叶间,点缀着几抹金黄,两者交织在一起,仿佛大自然的画师在不经意间洒下了几滴颜料,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几片柳叶随风飘落,就像是大自然的信使,传递着秋的信息。
初见之秋
时光回溯到2015年的金秋九月,记忆中的那株柳树正处在它最美的年华里,枝条轻盈地随风舞动,以一种包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位踏入第六师检察机关的同仁。那时的我,背负着行囊,挥别共事5年的组织部同事,怀揣着对检察事业那份庄严蓝色的渴望与憧憬,叩响了检察机关这扇象征着法律尊严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大门。从那一刻起,从零开始,脚踏实地,从身边的领导同事身上汲取经验和智慧,如同一株蓄势待发的新苗,默默积蓄着成长的力量。而这棵见证了我每一步努力与进步的柳树,也成为我检察职业生涯中首个默默无闻却又无比坚定的忠实守望者。
继之以冬
2017年的冬日,空气里弥漫着清冷的气息。那株柳树,在这个季节里似乎也收敛了往日的繁华,褪去了枝头翠绿,光秃秃的枝干上装扮上了白色的“棉装”。这一年也是我在六师检察工作的第2个年头,按照院党组的安排,由我担任六师检察机关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联络员。我深感肩负的压力,不但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以便向垦区院进行指导,同时还需要做实落细每一次走访入住的方案制定、行程规划、任务布置、分组设定、人员分工、数据统计、小结上报等工作。上机关取经、走团场交流、进社区联席成为我快速掌握政策开展活动的法宝。星光不负赶路人,渐渐地,我成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字典”,不但对政策制度熟记于心,还对全院干警结亲情况了如指掌。这一年,六师检察机关将为各民族办实事、解难题融入检察履职中,法治讲堂、双语课堂、矛盾化解、捐衣赠物、连心座谈、主题联谊会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交流交往、互融互通中全体干警和各民族职工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真正实现检察事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同频共振。正如同那株在寒冬中毅然挺立的柳树一样,只要内心坚定,哪怕周遭是凛冽的寒风与萧瑟的景象,依然能以坚韧不拔的姿态,迎风傲雪,开出白色硕果之花。
万生之春
2020年的春天,我记忆最深的是大家冲锋无畏前行的身影,这株柳树也看到了六师检察人“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看到了六师检察人同职工群众休戚与共的血脉情深……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当第一缕春光照耀大地,经历风雪洗礼的柳树枝丫,只会变得更加坚强,绽放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再之至夏
2022年的夏天,这株柳树显得格外精神,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着光亮,犹如一个个小小的镜子,反射着天空的蔚蓝。这一年也是我来到六师检察机关的第七个年头,婚姻中大家常说“七年之痒”,感情生活进入瓶颈,工作是否也会呢?综合部门的工作性质特殊,除了“以文辅政”,要事、急事、难事、杂事桩桩应接不暇,既繁重又琐碎,既清苦又无名,没有检察官们光鲜亮丽的职业光环,也没有他们在庭审上挥斥方遒的风采。相反工作政策性强,敏感性高,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领导批评、同事误解,可谓是“费力不讨好”。然而,每当我在工作中感到疲惫和厌战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门口的那株柳树。这株柳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静静地站立在那里,不言不语,却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柳树之所以能够向世人展示它的那抹翠绿,靠的是它深深扎入土壤中的根系。这些根系虽不为外人所见,却承担着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任务,为整棵树提供着生存所需的能量。在我看来,综合部门的工作不正是如此吗?虽然我们不直接面对公众,不在前台发光发热,但我们却在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司法案件”提供着坚实的后勤保障。正是这份默默无闻的坚守,使得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价值。当看到一个个案件得以妥善处理,当我们的付出换来社会的公正与和谐,这一切的付出便都有最初检察蓝的意义。从春天的生机盎然到夏天的郁郁葱葱,从秋天的落叶归根再到冬天的沉寂积蓄,这株柳树始终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四季的更迭,也默默地记录着我工作生活成长中的每一个点滴变化。每当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是柳树在低语,讲述着属于四季、属于它、属于每一个六师检察人的故事。
(作者:黄海峰 兵团第六师检察分院)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