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察文化

《第二十条》:在共情中传递法律温度

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3690

《第二十条》:在共情中传递法律温度

编者按 由最高检影视中心联合光线影业等影视出品机构共同打造的法治宣传文化产品——电影《第二十条》正在全国院线热映,该片以独特的创作风格,把“正当防卫”推到公众面前,并在短时间内深入人心。本期为您推荐两篇影评,一起来感受法治题材影视作品的独特魅力。

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进人民心田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研究员 高小立

“你觉得这些都对吗?”这是影片《第二十条》中,王永强案主办检察官吕玲玲与韩明讨论案件时发出的质问。韩明列举了2014年周显平案,故意伤害罪;2015年贾云珂伤人案,故意杀人罪;2016年何峰伤人案,故意伤害罪;2017年曹爱玲伤人案,故意伤害罪。这些案件与王永强案一样,都指向了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

影片《第二十条》中,王永强为给女儿治病,找村霸刘文经借高利贷,后因还不上钱,刘文经多次凌辱王永强妻子,悲愤难当的王永强与刘文经厮打时看到其要从车里拿刀,于是回家拿剪刀扎了刘文经27下,导致其医治无效死亡。影片主线叙事看似围绕寻找该案关键物证——刘文经车里的刀来论证王永强的行为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实则是通过王永强的案例来唤醒“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从而保障法律赋予公民的正当防卫权,以“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原则,提高违法犯罪行为成本,降低公民维护自身、他人、社会公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出手”责任,让法律赋予的公平正义得以彰显。

从电影《秋菊打官司》讲述“一根筋”的秋菊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到影片《第二十条》将所有矛盾和戏剧冲突指向“沉睡”的法条本身,导演张艺谋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对普法类题材影片颠覆性的创新勇气令人钦佩。影片《第二十条》改变了以往同类影片由上至下的普法方向,从立法精神高度和百姓对公平正义殷切期望的视角,将普法对象由下而上诉诸司法从业人员,观众所代表的大众也从被动接受普法的对象,转变为“自由心证”的裁判者。

王永强案和韩明列举的案件,在现实中都有原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就在于这些判例与社会公众最朴素的公平正义感之间形成较大落差,就像影片中韩明的儿子无法理解出手相救被霸凌的同学后,其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仅未被肯定,反而要向霸凌者道歉;公交车司机不理解出手解救被流氓欺负的女乘客,自己却要因此坐牢。或许正像韩明用案发视频对公交车司机讲解哪段是见义勇为、哪段是防卫过当、哪段是故意伤害一样,这种逐帧解读般的法理判断,无形中限缩了公民基于刑法第二十条所赋予的正当防卫权,一不小心,见义勇为或正当防卫就变成了故意伤害,这种裁决不仅使受害者成为加害方,见义勇为者成为罪犯,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家人将永远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些对司法从业者来说办的是案件,对当事人而言却是漫漫人生。

影片中三个案件折射的种种问题,其严肃性、沉重性不言而喻,张艺谋在叙事风格和人物塑造上大胆采用轻喜剧和黑色幽默方式,塑造了人到中年的韩明在工作上的圆滑逢迎,对儿子“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循循劝导,对妻子出于爱和“惧内”的善意谎言。工作上他是没有棱角、善于察言观色的挂职检察官,生活中他是“和稀泥”的高手,影片中这些带有喜感的桥段,不是单纯为了迎合喜剧氛围而削弱沉重主题的手段,更是一种高明的艺术铺垫。韩明的唯诺真实展现了中年男人的负重前行,这种既视感是直抵观众心灵的。影片在塑造以韩明为核心的检察官群像时,突破惯有仰视视角,韩明这一检察官形象的性格鲜明接地气,在家里他要面对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工作时他恪守职业操守捍卫司法公正,办案中面临突破司法判例时也有内心争斗,特别是在作为主办检察官下决心对王永强案不起诉时,他以血脉偾张的一大段慷慨陈述,维护着法律的公平正义。整部影片对人物的塑造紧紧围绕法理情来展开,以清晰的层次感塑造丰满的人物,让人物实现了真实的艺术升华。

《第二十条》通过对韩明这一中年检察官的塑造,深刻剖析了司法实践中刑法第二十条“沉睡”的原因,由于大量判例在前,使得包括检察官在内的司法从业者不敢“亮剑”,因为“杀人偿命”“死者为大”的观念压力,让他们在办案中更多采取“各打五十大板”方式。我国1997年刑法第二十条就扩大了正当防卫的免责范围,但法律的原则性与既有办案思维,造成其成为“沉睡”的法条。当韩明目睹公交车司机为满足女儿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在最后一次上访途中因车祸身亡,郝秀萍饱含绝望的泪水拒绝韩明伸出的手,以跳楼来为丈夫讨公道时,他才终于明白,为了唤醒“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总要有人站出来,哪怕这种改变的过程充满艰难。

影片对戏剧冲突的高潮反转没有采用中庸之道,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观众也对反转本身是不意外的,观众认为检察机关会以防卫过当取代故意伤害对王永强提起公诉,检察官会以王永强存在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向法院提出相应量刑建议。但当韩明以主办检察官身份说出不起诉时,所有观众都震惊了,他们震惊的是韩明、吕玲玲这样有良知的检察官终于唤醒了“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社会、照进人民心田。

影片结尾,韩明在王永强案听证会上,从刑法第二十条立法精神到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充满激情地慷慨阐述不起诉理由,这个情节充盈着浪漫主义的人文气息。影片《第二十条》将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浪漫主义的情怀相互融合,在笑中带泪的悲喜剧框架下,为观众和司法从业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刑法第二十条普法课,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意义。这更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电影人以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推动着社会改良。司法实践中,最高检近年来不遗余力地对地方检察机关办案进行督导,从昆山反杀案、福州赵宇案和涞源反杀案等真实案例中就可看出,“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已经被唤醒,刑法第二十条也必将成为正当防卫、见义勇为者“该出手时就出手”最强大的法律保障。

从三个维度看电影《第二十条》的创作深度

四川省犍为县检察院检察长 杨坤

银幕,虽然被深沉的黑色覆盖,却拥有将光明深植人心的神奇力量,尤其是法律题材电影,这种光明与黑暗的交织尤为显著。无论案件细节如何被黑暗所吞噬,公平正义的光芒总会破晓而出,照亮法律背后隐藏的人类智慧真理和人性的情感良知,为社会带来光明和希望。

影片《第二十条》正是这样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以新颖独特的创意为法律题材电影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并在法律和影视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一名有着22年一线办案经验的基层检察官,笔者从法律片爱好者的角度来剖析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选题维度:第一次以“法律自身之美”为创作出发点

这部电影在选题上独树一帜,摒弃了传统商业片的常规思路,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创作视角。让我们回顾30亿+票房的两部法律题材影片。《孤注一掷》上映时,全民对于电信诈骗的深恶痛绝已达顶峰,影片重点展示了诈骗的方式和危害。《我不是药神》呼应的是老百姓对药品的刚需,重点展示法律与现实的冲突。当下的“全民热点+法律故事”,最终成为爆款。

刑法第二十条作为“沉睡”条款被唤醒,即使昆山反杀案等案件曾轰动全国,但不可否认的是,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药品刚需人口相比,正当防卫直接关联的人数差距巨大,在热度方面已离开热点关注视线。而且,观影人大部分是法律圈外之人,准确理解正当防卫条款其实关联着每一个公民,并需要一定的法律认知,这无疑加大了观影共情的难度。作为一部极高成本的商业电影,从投资盈利角度看,该选题有一定风险。

这也让我非常好奇这部电影的选题是如何产生的?没有一个对正当防卫、对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深刻认知,没有极大的勇气担当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对法治信仰的情怀,是不可能作出这样决策的。但是,该选题在从投资角度看有风险的同时,从法律专业角度看又非常准确,对正当防卫条款、刑法体系乃至在中国法律体系中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02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简单的几句话,却字字如山、句句似海,凝聚了多少案件当事人的命运和悲喜。一旦深入其中,观者就会关心这一可能涉及自己的命题。

简而言之,正当防卫无疑是法条中最能彰显法律之美的瑰宝之一。它所蕴含的戏剧冲突、不确定性、对抗的激烈程度以及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法律,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天理良知,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感。

从《失控的陪审团》揭露的美国陪审团民主制度的幕后操控,到《守法公民》揭示的英美法系中控辩交易的副作用——检察官胜诉率与案件风险承担的扭曲变异,再到《熔炉》对韩国福利机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刻剖析,这些影视作品都以触及心灵的选题展现了法律的厚重与深刻,不仅让观众在娱乐中感受到法律的力量,更引导人们深思法律背后蕴含的人类智慧和道德良知。

实践证明,此前某些影视作品单纯制造悬念情节反转,或碰瓷热点案件炮制噱头,已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另辟蹊径,对法律内核中蕴含的人性、自由、平等进行真正的探索,发掘法律本身的深度理解和把握,发现法律之美、感悟法律之美、享受法律之美,唤醒观众对真善美的共鸣,可以让创作根基更为扎实,让作品具备更强的爆发力、感染力。这也给电影创作者提出了问题:还有多少可以作为创作源头的宝藏法条等待去发掘?

人物维度:第一次让检察官“不完美”很自然

关于人物塑造,银幕上现实主义题材中的检察官乃至司法人员的角色长期存在一个痛点——过于完美主义。那些以法律人员作为主角的电影中的主角,通常是公安干警或检察官等司法人员,他们扮演着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角色,然而这些角色往往被塑造得过于高大全,缺乏真实感,成为了剧情发展的工具人。那些以法律人员作为配角的电影,法律人员虽然也是重要角色,但他们的作用往往是为了衬托其他主角,或者为了推动剧情发展而存在。这些角色虽然可能更加真实,但他们的存在感和影响力相对较小。

一个直观感受是,不论是公安干警还是检察官等作为主角的电影,其票房往往没有当事人作为主角的电影好。这在《我不是药神》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检察机关在原型案件最终处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影片却更愿意讲述小人物推动医药管理改革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更容易打动观众。这种情况具有一定合理性,正如韩明的饰演者雷佳音在采访里谈到的,在体验真实检察官生活时发现,真实检察官确实具有一种距离感,自己95%都是按照普通人去演,只有最后的听证会上是按照真实检察官去演。作为一名检察官,笔者不得不承认,检察官通过多年法律训练和独立思考习惯,确实与其他职业群体的气质和说话做事方式有区别,没有那么接地气。

因此,检察官角色的塑造能否“不完美”?能否“不完美”得很自然?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影片《第二十条》中,虽然最高检影视中心作为联合出品方,检察机关应该是给了足够大的创作空间,但该片却给出了出乎意料的答案——几乎所有检察官形象都显得不那么完美。

主角韩明最为明显,为了孩子读书而挂职,在妻子面前唯唯诺诺,孩子任性时束手无策,免费试用按摩椅、中年困境家庭和工作平衡等细节,让韩明既是检察官,更是父亲、妹夫、前任、行政违法人的丈夫等身份,成为了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而不是工具人。甚至在工作能力上,将韩明在张贵生案的处理上作为一个教训事件。这为韩明最后的转变、爆发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极大的戏剧张力。

王检(于和伟饰演)、田副检察长(王骁饰演)将以往案例作为办案的金科玉律的惯性思维,吕玲玲(高叶饰演)作为韩明的同学,韩明儿子都读高中了,吕玲玲仍单身,将角色塑造成了对工作特别执着,甚至不惜和领导唱反调,不善于与对口单位打交道的形象。

所有检察官角色,更强调普通人的一面,反而为剧情的推动提供了冲突动力。以韩明期待挂职转正的小心思为中心,从附和检察长、副检察长的求稳思维,到被吕玲玲的执着感染,加之孩子的诘问,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韩明作出了正确抉择,也将观众代入,共同作出了抉择,这种检察官角色观众都会喜欢。

该影片突破以往模式,精心将检察官角色设计得“不完美”,不仅让角色更真实可信印象深刻,而且为角色的成长、剧情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树立了创作此类角色的标杆,相信这样的塑造方式,必将对未来的法律题材电影产生积极影响。

故事维度:第一次“不那么正式”讲检察故事

“不那么正式”并非指随意散漫,而是指在法律专业性基础上,表现形式灵活多变,巧妙融入多种戏剧元素,呈现出既严谨又不失活泼的艺术风格。

法律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细节之处无比精细,相较于一些罪案影片中检察官卧底取证、法庭上来回踱步等脱离现实的创意,《第二十条》在三个案件处理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都严格遵循法律专业标准而无可挑剔。这得益于一支优秀公诉人团队提供的专业支持,更得益于创作团队对专业精神和法律尊严的深深敬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影片并未选择检委会等内部会议的对抗作为剧情高潮,而是将焦点放在了听证会上,让剧情在面对听证员的质疑和单位领导的不同声音中逐渐升温,形成了扣人心弦的艺术冲突。这一处理方式,不仅展示了法律框架内同样可以编织出精彩纷呈的故事,更为罪案影片创作者提供了宝贵启示和创作方向。

正当防卫作为该影片的主题,在传统故事构建中往往以令人心碎的开端作为切入点,呈现出检察官拯救众生的冷峻风格。然而,导演张艺谋却为这一题材注入了喜剧元素,让人不禁好奇,这样的尝试能否成功?

随着雷佳音与马丽拌嘴戏的展开,很快让观众打消了顾虑,直观地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场景有些吵闹,但正是这种充满烟火气的家庭琐碎与赵丽颖饰演的听障人士郝秀萍一家呈现的破碎寂静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剧情从喜剧逐渐过渡到正剧甚至悲剧,观众的情感也在不经意间被深深牵动,这正是“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最好诠释。

除了喜剧元素外,影片还罕见地融入了职场戏元素,这是我第一次在检察官作为主角的影片中看到如此多的职场戏元素。在真实案件处理过程中,简单的一句“依法办事”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况。实际上,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自由裁量和各种突发情况。该影片难能可贵地设计了几个情节,真实展现了法律人在职场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韩明在处理案件时面临着风险,可能影响到自己能否挂职转正;当单位领导与主管领导意见分歧时,他该如何抉择;当听证会主持人是单位领导时,他是否敢于发表相反意见。这些情节不仅为角色塑造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情感动机,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律行业的职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不那么正式”的故事构建方式,相较于传统正剧故事构建,具有独特的功能性。它不仅能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了解法律专业知识和检察办案实践,还能在法律片的苦情套路之外探索出更多表现方式。影片的尝试已经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也为未来的法律题材影视作品提供了宝贵经验。

总而言之,《第二十条》在选题、人物塑造及故事情节三个维度上展现出了重量级的创新与突破,堪称国产法律题材电影中的佼佼者。该影片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视角,更以精湛的技艺和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将会愈发闪耀出独特光芒,成为一部经得住时间检验、影响深远的里程碑之作。影片中有很多喜欢的台词,直白而深刻,与大家共勉:

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所有正确的事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网编:李深
相关阅读 :

省内各级检察院:

省检察院 一分院 二分院 海口市院 三亚市院 儋州市院 三沙市院(三沙群岛院) 琼海市院 文昌市院 万宁市院 东方市院 五指山市院 定安县院 屯昌县院 澄迈县院 临高县院 昌江县院 乐东县院 白沙县院 琼中县院 保亭县院 陵水县院 龙华区院 美兰区院 琼山区院 秀英区院 洋浦区院 三亚城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