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作者:戴小巍 黄瑶 发布时间:2025-09-08 浏览次数:86
炎炎夏日,湖北省来凤县的天空透亮如洗,银白色的飞机尾迹在蓝天上淡淡铺展,又渐渐消散。来凤县检察院检察官站在来凤机场,头顶的航线恰与抗战时的飞行路径重合。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1935年修建的空军来凤机场成为拱卫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和西南大后方的关键战略设施。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美国政府帮助下扩建机场,供美国援华志愿空军起降中型飞机,与日军作战。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空军来凤机场被日本侵略者视作重点轰炸目标,频频发动空袭。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日军出动飞机对来凤机场、县城狂轰滥炸,造成重大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2011年3月,空军来凤机场遗址被来凤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恩施州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2023年1月,来凤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办理一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时,发现空军来凤机场被违法侵占的案件线索。办案组前往空军来凤机场现场勘察发现,机场遗址的副跑道被成片厂房、办公楼侵占,违法侵占情况属实。
“木业公司在这儿建了43处违法建筑,总面积1.4万平方米。”“这些预制砖厂占了1000多平方米,跑道地基都被压坏了。”承办检察官宋玉华蹲在凹陷不平的跑道边缘查看时说。
因案件线索涉及军事设施,来凤县检察院依托军地协作机制,与武汉军事检察院、机场管理部队共同开展协商研判,明确分工。2023年2月9日,来凤县检察院向该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及时查处违法占用行为。同年5月12日,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回复表示,该局已抽调执法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并与翔凤镇政府、来凤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联合调查,形成方案,将违法建筑纳入空军来凤机场清理范围,进行依法依规拆除。
然而,来凤县检察院在前往现场开展跟踪监督时发现,机场遗址内的违法建筑仍未拆除,行政机关未依法全面履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持续受损状态。
“文物不会说话,但法律可以!”承办检察官说。
2024年4月15日,经与武汉军事检察院商议,来凤县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推动问题解决。同年7月26日,法院判令来凤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继续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清理机场跑道,恢复机场用地安全。涉案木业公司也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拆除所有违建厂房及办公用房,厂房内部大型加工设备及办公设施等也全部迁至来凤县工业园区,重新建厂投产。
今年4月,空军来凤机场清理第四期违法建(构)筑物行政决定公示,机场的清理工作也随之逐步迈入尾声。近日,来凤县检察院检察官再次来到空军来凤机场开展“回头看”,对前期清理整治成果进行全面复查,看到如今的机场跑道、停机坪等区域已基本清理完毕,曾经非法占用机场用地的各类违建也被依法拆除,机场正在逐渐恢复原貌。
(本报记者戴小巍?通讯员黄瑶)
抗战档案
抗战中的来凤机场
来凤机场始建于1935年,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湘鄂西部的三大机场(芷江、恩施、来凤)之一,最初只能起降小型飞机。抗战全面爆发后,来凤机场在美国政府帮助下进行了扩建,扩建后可供美国援华志愿空军起降中型飞机,与日本侵略者作战。1938年10月武汉失守,鄂西成为拱卫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和西南大后方的重要屏障,来凤则成为运送湘米、湘棉、川盐等军需物资的交通要道。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来凤机场被日本侵略者视作重点轰炸目标。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日军先后出动飞机168架次,13次空袭来凤,造成了重大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