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察风采

山东泗水:检察建议推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30    浏览次数:595

“截至目前,我们已对2000余名村民身份信息及4处错误村庄名称进行了修正。”近日,山东省泗水县相关单位负责人向前来回访的该县检察院检察官介绍道。

2020年9月,泗水县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一起危险驾驶案时,通过审查被告人的身份疑点,发现其身份证和户籍证明上的地址均为“山东省泗水县圣水峪乡痒厂村”,但是被告人却供述自己住在“庠厂村”。

“庠厂村系史料记载的孔子讲学论道之处,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旦被错用,不利于地名文化的保护传承。”承办检察官立即围绕这一矛盾点展开了全面调查。

通过拜访乡贤耆老,走访史志、民政等相关部门,查阅《历代泗水县志》《泗水县村居基本信息统计表(详)》《泗水县行政区划图》等30余份资料,承办检察官了解到,庠是指殷、周时期的学校。“庠厂,根据《孔氏家谱》记载:明代为孔府所辖厂屯之一,因孔子曾在此教过书,故命名庠厂。”《泗水县地名志》这样解释。从西汉开始,包括庠厂、夫子洞等地在内的孔子重要活动地区,均属泗水管辖,历经划转邹城、曲阜,1949年最终划回到泗水。以上资料能够充分证明“痒厂村”应修正为“庠厂村”。

承办检察官继续深入走访调查,发现该村在1981年时共有10个队,438户,人口1802人,纸质户籍全部使用“庠”字。但后来使用电子户籍后,有2000余名村民的户籍信息被录入成了“痒厂村”。

今年2月18日,泗水县检察院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对户籍系统同步整改,同时以合适的方式为群众更换身份证明,并在全县范围内摸排错写地名情况。3月8日,相关单位开展专项活动,对“庠厂村”和涉及到的2000余名村民信息进行了修正,还对该县其余3个错写地名的村庄名称予以纠正,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网编:伍晶晶
相关阅读 :

省内各级检察院:

省检察院 一分院 二分院 海口市院 三亚市院 儋州市院 三沙市院(三沙群岛院) 琼海市院 文昌市院 万宁市院 东方市院 五指山市院 定安县院 屯昌县院 澄迈县院 临高县院 昌江县院 乐东县院 白沙县院 琼中县院 保亭县院 陵水县院 龙华区院 美兰区院 琼山区院 秀英区院 洋浦区院 三亚城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