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广电 发布时间:2019-04-25 浏览次数:23790
在日前举办的第五届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节暨2019年东方市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主题文艺晚会上,颁发了“观众最喜爱的黄花梨工艺品”一二三等奖。其中,“三羊开泰”黄花梨工艺品获得二等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创作者周江和他创作的黄花梨工艺品“三羊开泰”。
眼前这件黄花梨工艺品就是“三羊开泰”,正在给记者介绍创作理念的人就是周江,现任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周江告诉记者,“三羊开泰”选材为黄花梨,是自己收藏多年的海南黄花梨木。在创作过程中,周江根据木材形状、特点进行雕刻,最终完成“三羊开泰”黄花梨工艺品创作。
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周江:(这个作品我是随材去雕刻,原来这个树头是80多斤,那我们就随行的,也不浪费材料,我们就选择了一个“三羊开泰”来雕,这是一座山,“三羊开泰”就是这个羊的奋斗精神。)
“三羊开泰”黄花梨工艺品寓意着奋斗精神,就如同周江一直以来对黄花梨事业的热衷和执著。记者在周江的自然瑰宝园展厅内看到一件名为“龙船”的黄花梨工艺品,周江表示这是他的第一个根雕作品。这块黄花梨木是他1997年在昌化江入海口垂钓的时候,巧遇一名渔夫打捞到的近500斤的黄花梨木,他按照当年每斤一元的价格用500元向渔夫收购了这块黄花梨木。
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周江:(我就用心的花了我半年的时间,慢慢的琢磨,来根雕就打造成一个海底世界,因为是一个渔民捞上来的,很有寓意就打造一个龙船。所以有人开了高价给我,我都不买,在我心目中它是无价的。)
1967年出生的周江,自小喜欢珍贵树种,1985时他就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黄花梨等珍贵树种,1989年发展苗圃,但是当时的苗圃行业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接触根雕,四处收集珍贵树木辅佐根雕,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股韧劲,苗木慢慢找到销路,事业也渐渐有了起色。2012年,东方加大对黄花梨等珍贵树种的保护,大力支持周江打造自然瑰宝园,建立黄花梨文化公园,打响东方黄花梨文化品牌。
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周江:(我这里的珍贵树种和濒危树种是325个品种,以黄花梨为主,其次到沉香啊,金丝楠啊,海南楠木,海南的楠木大概有19种,我们这边都种植比较齐全。)
目前园区内已加工收藏的花梨工艺品达数万件,周江的自然瑰宝园是一个集培育、保护、科研、教学、休闲等为一体的黄花梨主题公园。30多年来,他通过苦心研究总结出一套海南乡土珍贵树种育苗、种植、管理、保护、利用等具有可推广和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周江:(以后我打算在这里以短养长,因为珍贵树种年限太长,我打算开放旅游,还有认购认养,以这个作为经济基础,继续保护好这些珍贵树种。)
传承黄花梨工艺品技艺,弘扬黄花梨文化一直是周江的心愿。眼前这位正在雕刻座椅的工人叫符亚阳,来自天安乡,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在周江的指导下完全可以独立雕刻作品。
周江的学徒 符亚阳:(越学越上瘾了,后来工资也慢慢的涨,一个月一个月的涨涨到现在两万块,家里现在也是挺可以了,现在已经脱贫了。)
来自福建的赵伟满也是周江的学徒之一,他是慕名来跟周江学习根雕技术的。
周江的学徒 赵伟满:(他(周江)的技艺在这里是出了名的,我师傅他平时教徒弟很严格,从他身上学会了花鸟、人物(雕刻)。)
此外,周江还经常受邀为当地村民、贫困户讲解海南乡土珍贵树种种植管理技术,共指导技术培训30场,培训人数达15000人次,在周江的带动下,当地很多村民也开始种植珍稀名贵树木,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更好地发挥了黄花梨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