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检察动态

上海:人大代表献策跨区划公益诉讼

   发布时间:2018-08-08  浏览次数:124

本报讯(记者林中明)“污水是流动的、毒气是飘散的,它不会受行政区划限制,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要站出来说话。”近日,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举办了以“跨行政区划检察与公益诉讼”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17位新一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等应邀参加。

“不良媒体发布广告误导,不法人员在网上推波助澜,行政执法人员放任失职,导致社会公信丧失。”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华新代表希望,扶正社会公德良心,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检察公益诉讼是很好的抓手。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研究发展部(科研部)部长王涛代表说,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起到很好的宣誓作用,检察官代表公共利益,要有这个责任心。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动力管理中心主任李旭代表建议,检察院应跟进生态环境部“清废行动2018”督察组巡察,挖掘案件线索,办一两件大要案,扩大公益诉讼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平瑛代表认为,虽然有些不能作为公益案件起诉,但是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发送检察建议,提出合理的方案,促进环保、食品安全等部门得到更好的落实。

上海杉达学院胜祥商学院副院长王蕾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加强同社会公益组织联系,还可以把公益诉讼获得的赔付扶植回馈公益组织,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中来。

“危害公众利益的事情往往是一地受益,多地受害,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与公益诉讼的结合十分必要。”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宏代表认为,检察机关应积极作为不能手软,建议通过行业主管、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深入到相关行业中扩大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

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技术支持和保障部高级工程师林莉代表也表示,大气、水污染、食品安全等涉及公众利益的事情,需要跨行政区划一体化保护,建议跨行政区划检察机关增强公益诉讼的社会警示作用,惩罚机制不仅有经济的,还应该与信用体系相挂钩,与从业禁止相结合,并且全国联网。

  编辑:林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