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2025-10-10 浏览次数:33
正义网讯(通讯员上官榆凯)山西省泽州县川底镇位于太行山南麓,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底蕴深厚,留存了大量古建筑、古遗址等地上文物资源。但随着城镇规模持续扩大,当地文物保护工作逐渐暴露出安全隐患。
“我们近期关注到社会上存在盗毁文物、文物因保护不当毁损的案例,我镇也可能面临类似安全隐患,希望检察机关能提供法律帮助。”此前,在一场与泽州县检察院的工作会议中,泽州县川底镇党委书记宋海东曾表示。
2025年9月24日,泽州县检察院检察干警深入川底镇,就地上古建文物保护问题进行调查,将检察监督触角延伸至文物保护 “最后一公里”。
在实地走访环节,检察干警一行来到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川底佛堂,检查文物修缮情况、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监控覆盖范围、文物数量及保护管理措施、日常巡查机制等细节,同时详细询问佛堂2016年大修后是否出现新的构件糟朽、是否发生过盗毁文物现象等问题。
座谈会上,川底镇文保工作人员向检察干警介绍了当地文物保护现状及面临的实际困难。检察干警则结合真实案例,进行专业讲解。一方面,检察干警介绍了盗掘、倒卖、破坏文物等刑事犯罪涉及的法律法规、犯罪手段及防范措施;另一方面,检察干警围绕公益诉讼案件中,乡镇与行政机关文物监管的法律依据、管理失当可能引发的风险隐患,以及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讲解。
随后,与会双方围绕“建立文物健康档案、完善线索移送通道、打造普法宣传阵地”等内容进行交流。
据悉,泽州县检察院近年来持续聚焦文物保护领域,已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3件,通过精准监督推动解决了一批文物安全隐患。其中,在桥岭村八路军军鞋厂旧址保护案中,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争取到15万余元修缮资金,并建立了专业管护机制。
下一步,泽州县检察院将与文旅、乡镇等部门会签文物保护协作机制,通过“专业化监督+社会化参与+数字化赋能”模式,推动文物保护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变,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文化遗产筑起坚实法治屏障。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