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2025-09-08 浏览次数:120
好帮手”不可“带病作业”
宿州埇桥:检察建议推动筑牢农机安全防线
正义网讯(记者王福兵 通讯员李文)“现在农机下田要查资质、看检验标志,合作社也经常组织安全培训,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检察院陆续前往24个乡镇和3个涉农街道,对此前制发的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一名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向检察官道出了新变化。
埇桥区是“皖北粮仓”的核心区域,在“三夏”“三秋”农时,大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穿梭田间,成为抢收抢种的“好帮手”。不过,其中也暗藏着风险隐患。今年6月,埇桥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一起农机作业期间伤人案中发现,操作人员存在未悬挂牌照、无驾驶资格、无安全查验等不符合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
针对个案暴露出的涉农机安全生产问题,埇桥区检察院梳理了近年来农机作业引发的伤亡案件,并开展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辖区农机管理存在源头登记不全、常态化监管缺失、安全宣教覆盖不足等现象。
“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安全始终是发展的前提。”为降低农忙期间的安全风险,6月9日,埇桥区检察院向区农业农村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强化源头治理、创新监管模式、开展多元宣教的靶向治理举措。
“三夏”期间,埇桥区检察院持续跟踪监督,推动检察建议切实转化为麦浪里的安全守护。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交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农机“家底摸排”,对未登记、脱审农机逐台检验,为农机手建立“一人一档”;农业农村部门以农机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为依托,实现“一机一码”动态管理;检察机关与农业执法大队以“农机安全月”“田间课堂”为载体,通过事故案例警示、实操培训、发放手册等方式,普及农机操作规范与事故报告制度,提升农机手安全意识。
“通过送检下乡、进村入户,我们已完成对1.8万余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检验,曾经可能‘带病’作业的问题农机,在麦收前‘退场’了。”7月28日,农业农村部门向检察机关回复了整改情况。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