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沙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黎阳宝 发布时间:2025-08-22 浏览次数:313
话剧《每一朵浪花都记得》在“蔚蓝师语 服务南疆基础教育”琼台师范学院2025年三沙暑期兴趣班结课仪式上演出。黎阳宝摄
“我以后要像爷爷一样,当南海的守护人……”8月20日,“蔚蓝师语服务南疆基础教育”琼台师范学院2025年三沙暑期兴趣班结课仪式上,由支教团队原创的话剧《每一朵浪花都记得》倾情上演,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该话剧由师生共同参演,渔船、罗盘、更路簿等海洋元素贯穿全剧,老渔民战风斗浪、护我主权的情节融入其中,让人深刻体会到三沙先辈筚路蓝缕、坚守海疆的壮怀之情。
“虽然道具简单、表演稚嫩,但孩子们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三沙渔民耕海牧渔的历史。”团队指导教师郑翔鹏说,在三沙的所见所闻,让他感受到南海文化的深沉力量,由此催生出创作话剧的念头。如今的永兴岛生活便利,渔民们安居乐业,这份岁月静好背后,离不开三沙先辈无悔的付出与奉献。郑翔鹏深感,“要让孩子们知道,眼前的这片海、每个岛礁,都是老一辈人坚守而来的,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七分多钟的话剧,编剧们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剧本。“这得益于我们在前期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支教志愿者黄方是编剧之一。她说,团队通过查阅史料、实地走访、渔民访谈等方式“打捞”三沙老渔民的珍贵记忆。为了让剧本更加真实接地气,她和团队经常守在码头,观察渔民祈福出海、观摩渔民归来卸下渔获,更在与渔民家长里短的闲谈中捕捉灵感。
“他们有坚韧的品质和坚守的情怀。”黄方说,她竭力将这种精神融入剧情,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主权三沙”的含义。对黄方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话剧创作的过程,也是洗礼心灵的经历,三沙人守岛护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团队成员加倍用心做好三沙支教服务。
为让孩子们深度参与、共情共鸣,该剧设置多个角色由孩子出演。这些“小演员”全部来自渔民或驻岛工作人员家庭,稚嫩却认真的表演成为全场亮点。
“他们是守护‘祖宗海’的接班人。”支教志愿者邓婕毓是该剧动作导演,她希望这出话剧能让爱岛守岛的信念如种子一般,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文/黎阳宝)
话剧《每一朵浪花都记得》剧照。黎阳宝摄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