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检察动态

湖北宜昌葛洲坝区:推动构建流域协同治理危险货物系统监管规则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作者:蒋长顺 皮亚捷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次数:42

“水上超市船”驶出监管盲区

宜昌葛洲坝:推动构建流域协同治理危险货物系统监管规则

本报讯(记者蒋长顺?通讯员皮亚捷)近日,在长江三峡锚地,船员张亮接过“水上超市船”(经交通部门备案,为过往船只、船员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等商品销售服务的货船)送来的液化气瓶,瓶身上的二维码在阳光下闪亮。“现在扫一扫就知道气瓶的‘安检史’,再也不用担心锈蚀瓶爆炸了。”

从担心到放心,变化的背后,是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办理的一起危化品运输案所引发的系列反应。2023年初,葛洲坝检察院检察官陈智在办理无证运输危化品案件时,发现了一大隐患:30余艘改装“水上超市船”每日穿梭锚地(供船舶在水上临时抛锚以便安全停泊、避风防台、等待检验引航、从事水上过驳及其他作业的水域),将易燃易爆的液化气瓶送往等待过闸的货轮。

“锈蚀的气瓶直接暴晒在甲板上,有的甚至和氧气罐堆在一起。”葛洲坝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肖畅至今记得办案卷宗里触目惊心的照片。让人揪心的是,三峡坝区下游锚地聚集着大量危化品运输船,若起火爆炸,消防船赶到至少需要1小时,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无危险品运输资质的“水上超市船”尚处于监管“真空地带”,《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对这一新生业态并无明确规定。2023年3月,一场特殊的磋商会在葛洲坝检察院举行。住建、交通、应急等7部门负责人向检察官说明难处:“不是不想管,是没有法规明确授权啊!”

葛洲坝检察院并未止步,一方面,邀请燃气安全专家及特邀检察官助理评估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对夷陵区、秭归县的住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多部门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推动多部门联合整治,查处“黑气瓶”等案件68起。

此后,葛洲坝检察院通过与住建、交通运输、海事、应急管理等部门进行多轮磋商,于今年3月推动多部门出台了《瓶装液化气水上配送安全管理工作通知》。这份由综合交通安全生产和燃气安全生产两大市级安全委员会联合签发的通知,构建了“陆水空”立体监管网:实施配送车标识、编号、服装、容器、票据、平台“六统一”;建立气瓶电子追溯体系,严打非法充装;沿江设置宜都、枝江、夷陵、秭归、猇亭5个智能配载点;改造专用配送船,须持危险货物适装证书航行;海事与长航公安共享船舶定位数据。

“过去瓶装液化气水上配送安全存在监管空白,现在有了这份通知,就有了监管的方向。”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安监科科长台君杰表示。

日前,记者采访时看到,长江沿线已现新貌:3艘国家标准配送船投入使用,“黑气瓶”实现动态清零,等待过闸船员的用气安全得到了保障。


  网编:林玲敏
相关阅读 :

省内各级检察院:

省检察院 一分院 二分院 海口市院 三亚市院 儋州市院 三沙市院(三沙群岛院) 琼海市院 文昌市院 万宁市院 东方市院 五指山市院 定安县院 屯昌县院 澄迈县院 临高县院 昌江县院 乐东县院 白沙县院 琼中县院 保亭县院 陵水县院 龙华区院 美兰区院 琼山区院 秀英区院 洋浦区院 三亚城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