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3 浏览次数:15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好《民法典》重要指示精神,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以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为契机,以多种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让“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一是《民法典》进码头,法治融入基层。将宣传触角延伸到渔村码头,现场发放宣传手册、《民法典》单行读本30余本。趁着渔民休渔、补网的间隙,开展“码头微课堂”,以渔船为讲台,用方言与渔民拉家常、讲法律。详细询问渔民的生产生活,围绕渔业法、环保法、民法典,结合非法捕捞、生态破坏等典型案例向渔民普及渔船所有权归属、渔业养殖设施保护、禁渔期管理、合法捕捞范围等知识,规范渔业生产秩序,引导渔民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是《民法典》进新区,解民忧暖民心。摒弃传统“坐堂”办案模式,“爱民工作室”干警同第四检察部干警共同深入江东新区,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余人次,结合物业纠纷、购房合同纠纷、劳资纠纷等高频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释法”,解答大家关心的物业纠纷、商品房买卖、劳动者权益保护等热点疑问,实打实解民忧暖民心。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深度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三是《民法典》进企业,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与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了解企业涉诉情况和企业诉求,为企业赠送《民法典》,围绕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核心领域结合典型案例,与企业深入探讨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对“如何界定员工在职期间利用公司资源开发的技术成果归属”“如何防范商标侵权风险”等问题为企业进行详细解答,提出专业建议。同时,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宣传惠企政策,积极响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搭建政企沟通桥梁。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发挥打击、预防、服务、监督、保护等职能作用,对企业的诉求及时作出反应,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体现检察担当。
四是《民法典》进“平台”,护航新就业群体。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成为服务民生的重要力量。检察官走进网约车办公场地、外卖站点,围绕劳动合同签订、劳动报酬支付、休息休假权益等内容,结合支持起诉讨薪案例解读民法典与刑法、劳动法的衔接适用,为网约车、外卖等新就业行业健康发展筑牢法治屏障,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五是《民法典》进校园,照亮成长坦途。积极走访辖区内多所学校,针对家长课堂、学生课堂开展多主题多样化的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为家长、学生讲解民法典中涉及到未成年人保护及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举办民法典知识有奖答题活动,推动和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建设法治校园、平安校园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下一步,美兰区检察院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举办“‘典’亮生活,守护美好”检察开放日活动,推动民法典的法治精神与规则体系贯穿社会治理各领域、各环节,为基层治理和平安美兰建设注入法治力量。
省内各级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