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察家园

治沙故事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阿杰    发布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173

  


中日合拍纪录片《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海报。记录一个民族在恶劣自然状态中的生存故事,以及在黄沙中掩埋的丝绸之路古道上各种文化、遗迹、信仰。


  

  


非虚构作品《敢问库布其》《库布其沙梦》是读懂今天的库布其的参考资料


  黄沙万里,大漠豪情。面对无边无际如海的沙漠,既有苍劲,也有苍凉。“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唐代边塞诗人的这首诗,描写了边塞戍守地方空空荡荡,只有一轮明月,无际黄色的沙漠里本来就没有春天,抒发了青海边塞地带的一片荒漠和戍边征人内心的苍凉空落。

  虽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景让人怀想,但也总有漠北江南的想象更加吸引人,因为后者可以带来生命的勃勃生机。

  1.

  沙漠广袤无垠的独特景观,让无数作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的边塞诗,大多以戈壁、沙漠为背景,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国独有的文学遗产。中国的侠士小说,也有不少以大漠为背景,烘托恢宏的气势。美洲的西部题材文学作品与电影与此类似,西部牛仔与中国侠士,代表着人类最朴素的正义梦想。

  法国文学大家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沙漠》(1980年出版),描绘了非洲沙漠中的游牧民族首领带领族人反抗残忍的殖民者的侵略。作者独具匠心,让我们在领略沙漠异域风情的同时,强烈地感受到了非洲人民争取正义和自由的精神。

  描写沙漠最著名的作品当数斯科特·安德森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这部作品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突出剖析了劳伦斯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他内心对于英帝国中东政策的反抗与挣扎,反映出作者站在人类共同价值的高度进行的反思……

  当然更有华语文学作家三毛那部《撒哈拉的故事》:“我们平日洗刷用的水,是市政府管的,每天送水一大桶就不再给了。所以我们如果洗澡,就不能同时洗衣服,洗了衣服,就不能洗碗洗地……上星期日我们为了参加镇上举行的‘骆驼赛跑大会’,从几百里路扎营旅行的大漠里赶回家来。那天刮着大风沙,我回家来时全身都是灰沙,难看极了……”

  全世界的陆地有20%是沙漠。这么多的沙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滥垦乱伐、超载过牧等活动,确实破坏了地表植被,但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大自然。干燥少雨和风力强劲,是沙漠形成的必要条件。干燥少雨,导致大部分植物无法生存,土壤含水量低,土质疏松。风力强劲造成沙土被风吹蚀搬运,沙土在风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当很多沙丘连成一片时,就成了广袤的沙漠。

  丰富的沙物质来源,是形成沙漠的另一个条件。中国的新疆东部和阿拉善高原西部及其边缘高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及河西走廊的山麓地带,气候干燥多风,但并不是沙漠区,而是砾石遍布的戈壁。丰富的沉积物来源是沙漠形成的物质基础,沙物质来源主要有三种:河流冲积物,河湖沉积物,岩石风化物。还有,海水千万年的冲刷产生了细小的沙子,因此在青藏高原会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而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原来就是一片海洋……

  2.

  “中国治沙看内蒙古,内蒙古治沙看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治沙看库布其。”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库布其与世界》记录了库布其科学治沙的壮丽过程。作者面对沙漠,思考沙漠,认识沙漠,尊敬沙漠,在面对沙漠的过程中找到库布其人和沙漠共存的关系。

  2012年9月,联合国在库布其沙漠发布了影响人类未来绿色事业的《全球环境展望报告》,并决定将中国库布其沙漠确定为全球沙漠绿色经济发展交流示范区,向世界分享和推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模式,让中国绿色发展成就影响世界。

  《敢问库布其》扉页上摘引了纪德《沙漠》之语:“不毛之地;冷酷无情之地;热烈赤诚之地;先知神往之地——啊!苦难的沙漠、辉煌的沙漠,我曾狂热爱过的你。”纪德的话,说出了人类对沙漠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

  但荒漠并非人们想象的一无是处。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位于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西北部和鄂托克旗北部,是旱生和超旱生植物的集中分布区。这里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古老残遗和珍稀植物,重点保护植物40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仅在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就有特有种、古老残遗种及其他濒危植物多达72种。

  其中,四合木和半日花是第三纪孑遗物种,距今已7000万年,被专家、学者赞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活化石”,它们在长期严酷、恶劣自然环境中繁衍进化,都保存了特殊的抗逆基因。这些基因亟待保护和利用,是人类开展遗传工程研究的宝贵基因库,在荒漠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中意义重大,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中国古代的治沙手段多种多样,比如种植防护林、建造沙梁防护、打造固沙杆等等。如今的治沙手段更加多样,比如宁夏引进了“草方格固沙技术体系”;比如引进滴灌技术进行的沙漠地种植。治理沙漠,是一代代人努力的结果,早在1959年,中国科学院就成立了专门的治沙机构。当时,在中科院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竺可桢先生的倡导下,中科院在西北地区设置了6个治沙综合试验站和20个治沙中心……

  中国对沙漠治理的重视,也吸引了国内外环保主义者纷纷加入中国的治沙事业。

  库布其沙漠的腹地达拉特旗乌兰乡,是面积30万亩的恩格贝。20世纪80年代,恩格贝的年平均降雨量仅有250毫米左右,风狂沙漫,植被稀疏,被称为不可治理的“地球绝症”。1980年,年已74岁的日本学者远山正瑛组织团队,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回奔波,在黄河上游的沙漠上,栽种葡萄等植被,足迹踏遍了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十年之后,84岁的他出任恩格贝沙漠开发示范区总指导,在恩格贝留下来治沙。

  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变卖了老家多处房产,还在日本号召“每人每周省下一顿饭”,用一年积攒下的钱支援恩格贝的“百万树苗计划”。在他的感召下,德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澳大利亚人、奥地利人、韩国人以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的同胞,也陆续到了恩格贝……

  在他去世后,当地建造了与他等身大的铜像。铜像基座上有这样的文字:“远山先生视治沙为通向世界和平之路,虽九十高龄,仍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其情可佩,其志可鉴,其功可彰。”

  3.

  《敢问库布其》的作者之一马玉明,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学教授,科普作家。他主编出版的专著有《沙漠学》《沙漠学概论》《沙漠资源学》《风沙运动学》等。《敢问库布其》中对世界治沙经验的概述令人见识大开。

  第一个从理论上提出造林治沙的是德国人J.D.提丘斯。据载,早期北欧的但泽(即今波兰的格但斯克),曾经由于沙丘移动而遭受很大灾害,虽然采取过不少措施,但没有收到应有效果,于是,当地的自然科学学会在1768年发起了一个以“如何才能最好又最经济地防止沙丘的发展”为题的悬赏征文。当时的威顿堡大学自然科学教授J.D.提丘斯,写了一篇论文并且获奖。提丘斯认为:“唯一的根本防治方法,就是种植针叶树和刺槐,以恢复过去的树林”,并提出“在靠海的一边,安设同人身高度相等的沙障,以防止飞沙,内侧则直接播种刺槐种子,并栽植松树和杉松等苗木”。

  此后,奥地利、法国等国也都开始了海岸固沙造林工程,并逐渐地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材料的沙障。德国北部沙丘采用埋设松枝或芦苇形成网格沙障,网眼3至4平方米,地上高约30厘米;波兰安设1米多高的立式沙障等。1784年,法国一位工程师在总结以往治沙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一项治沙新计划,它包括以下内容:沿海滨设立“海墙”,以阻挡流沙;种草将“海墙”固定,然后在草本植物覆盖保护下,种植南欧海松……

  造林初期,人们多采用易活速生的阔叶树种,但都不能适应。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欧洲人最终找到适应性较强的松树。1790年,法国“治沙初期多采用针叶树种南欧海松”;丹麦1793年后大面积移植松树;德国到1820年,松树的造林才作为一个治沙的标准方法被采用;奥地利1834年改用松树造林;匈牙利1827年用刺槐造林获得较好效果……欧洲黑松在沙丘上的适应性远远超过刺槐。

  1826年,美国在大西洋沿岸开始固沙工作,此后发展到五湖地区,这两地气候条件优越,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治沙主要措施是呈网状栽植美国海岸草和欧洲海岸草,结合施肥固定流沙,然后进行松树造林……近二百年来,成效显著。

  以色列人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法,在沙漠里生产水果、花卉、药材,每个农业劳动者年产值达2.5万美元,超过美国2.2万美元的劳动效率,其沙培技术、沙地温室栽培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结果……

  保护地球,延续人类的绿色文明,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文学作品、电影作品中广袤的沙漠背景带来的恢宏气势令人心向往之,那么,人类在治理沙漠中艰苦卓绝的行动与实实在在的成就则更令人震撼。


  网编:陈松
相关阅读 :

省内各级检察院:

省检察院 一分院 二分院 海口市院 三亚市院 儋州市院 三沙市院(三沙群岛院) 琼海市院 文昌市院 万宁市院 东方市院 五指山市院 定安县院 屯昌县院 澄迈县院 临高县院 昌江县院 乐东县院 白沙县院 琼中县院 保亭县院 陵水县院 龙华区院 美兰区院 琼山区院 秀英区院 洋浦区院 三亚城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