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至26日,贵州省检察机关50名党务干部齐聚延安,追寻革命先烈足迹,重温延安革命历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大学问,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头,感受信仰的光芒与初心的伟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与党性锻炼。 到延安去?实地感悟信仰的精神力量 此次培训突出现场教学,很多“课堂”都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旧址。从革命纪念馆到王家坪革命旧址,从枣园革命旧址到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从宝塔山到杨家岭再到梁家河,处处留下历史的足迹,绽放着信仰的光芒,讲述着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凤凰山革命旧址和张思德塑像前,学员们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和瞻仰烈士陵园,集体过了一次特殊的党组织生活。 
在“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学习张思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等专题教学中,延安市委党校教授、相关专家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员集中了解了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光辉历程,深入学习了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和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深刻了解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初心。 “这是一次全面的党史教育,也是一次特殊的党性锻炼。每一场现场教学,每一次专题讲授,每一次谈论交流,带给我们的都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震撼、强烈的触动和深深的思考。”“很震撼,第一次到革命圣地延安,这是对以前课本上学到的历史知识的升华,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思将成为永远的记忆。”“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扬光大。” 到梁家河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他度过七年知青岁月的小山沟。 
5月24日,培训班全体学员来到梁家河,重温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实地体悟梁家河蕴含的大学问,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头,思考如何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学员们参观了知青旧居、沼气池、村史馆等,通过照片、实物、文字资料等,详细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的那段峥嵘岁月,探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为老百姓做实事的点点滴滴。在“习近平插队经历对干部的成长启示”现场教学中,学员们全面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初心和在梁家河为老百姓做实事的点点滴滴,触发了许多的感悟与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用青春和汗水在梁家河书写了一部青春感人诗篇,我们从梁家河的大学问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自己在本职岗位上担当作为。”“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心学,首要的任务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要从梁家河大学问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为民情怀、发扬奋斗精神、保持实干的作风。” 大家普遍认识到,梁家河大学问是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从梁家河大学问中深刻领会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进一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 不忘初心?干好新时代贵州检察工作 5天来,全体学员追寻着革命先辈留下的脚印,感悟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经历的点点滴滴,对信仰的力量、初心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和习近平总书记人格魅力有了更深的感悟与认识。学员们一致认为,通过学习培训坚定了信念、锤炼了党性、洗礼了灵魂、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干劲,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了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梁家河的大学问中寻到了新时代检察官立身之本和成长之根。 
“延安精神是我党的初心之本,力量之源。要弘扬延安精神和践行好梁家河大学问,努力做到思想上有提高、政治上有进步,工作上有促进,走好新时代贵州检察长征路。”“只有坚守好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才能在检察工作中守住政治的红线和法律的底线。”“不忘初心,从来都不是一句虚话。作为新时代检察官,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结合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从延安精神、梁家河大学问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奋力续写新时代贵州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新篇章,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