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优秀信息
 阳光检务
       

    一双拖鞋撑起的足球梦

    发布时间:2018-12-10 09:55:39 浏览次数:1286
    “他们问我,中国人为什么不会踢足球?”听到这样的话,李太镇心里暗暗下决心:你们等着看,中国足球也有好的时候!那时,他就有了梦想:有朝一日……

      2017年全国U15联赛第一阶段海门赛区赛后,珂缔缘队员们在行礼,正面对着队员者为李太镇。

      珂缔缘足球俱乐部的学员在比赛中。 图片均由珂缔缘足球俱乐部提供

      2002年韩日世界杯,32岁的李太镇,带着满满的激情为首次进军世界杯的中国队助威。他现场目睹了国足0:4惨败给巴西队的那场比赛。

      “他们问我,中国人为什么不会踢足球?”听到这样的话,李太镇心里暗暗下决心:你们等着看,中国足球也有好的时候!那时,他就有了梦想:有朝一日……

      “莫名,我就喜欢你”

      “李太镇是个小老板,拖鞋厂能赚多少钱?但他全身心投入足球,对孩子全免费,很不容易”

      李太镇是朝鲜族人,曾在黑龙江省体工队踢球,后到小学担任体育老师教孩子们踢球。下海经商后,依然割舍不下足球梦,李太镇早早将儿子送进足球俱乐部,并最终决定自己办一所足球学校。

      他的爱人承花子,同是朝鲜族人。1997年,承花子随李太镇一起到上海打拼,经营拖鞋生意。儿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被送到上海幸运星俱乐部接受专业训练。因为有些家长掏不起外出参赛的费用,孩子们错失了很多比赛机会,李太镇很着急。

      “他曾经想送儿子到国外接受训练,但一年费用要100多万元,而请外教到国内,费用也不过如此。”承花子笑着说,“琢磨了一下,他决定成立俱乐部,把国外教练请到国内,借此还能培养更多中国孩子。当然,我们培养的这些孩子,都是免费的。”

      2011年,李太镇在江苏海门经营一家拖鞋厂,生意逐步走上正轨。他拿出拖鞋厂60%的利润,和海门市教育局合作共建“珂缔缘”足球俱乐部,为所有来俱乐部训练的孩子提供免费的足球训练和衣食住行。

      没有独立的训练场地,孩子们就利用学校场地空闲的时间训练。当年下半年,珂缔缘足球俱乐部就有50多个孩子接受足球训练了。

      玩足球,肯定是烧钱的,拖鞋厂的经济效益又不太稳定,2014年,俱乐部的经费已捉襟见肘。不得已,李太镇将上海莘庄地铁口的4套房子卖了,才暂时弥补了资金缺口。

      李太镇的付出,还是有成效的。俱乐部在成立仅3年后的2014年,就拿到了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锦标赛U12(潍坊)冠军和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总决赛(北京)亚军。目前,俱乐部所有年龄段都能进全国前八,去年U14、U15两个梯队更是获得了青超亚军。

      79岁的金正民,曾是健力宝青年队领队,如今在珂缔缘俱乐部义务担任顾问,他从另一个角度评价李太镇的成绩——“至今珂缔缘已经向国家少年队输送59人次,比例远高于一些大牌足球俱乐部。”

      “李太镇是个小老板,拖鞋厂能赚多少钱?但他全身心投入足球,对孩子全免费,很不容易。”金正民说,不管自身水平有多高,他愿意帮助足球事业发挥哪怕一点余热。“帮他出出主意,看看教练如何训练,开会时提提建议。”而他在世界各国的青年队,还有不少人脉资源,也能给珂缔缘提供些帮助。

      一位退役老将军,感慨于李太镇的疯狂,手书“李疯子”三个大字送他。李太镇恭恭敬敬地将字裱好,挂在办公室的墙上。看得出,他很认同这一称号。

      一根筋的“李疯子”

      “你们老板神经病啊?”2011年,承花子去海门工商局给俱乐部登记注册,工作人员询问后诧异地嘀咕道

      “让我诧异的是,他不收费,这明显违背市场规律。他不是政府组织,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什么大老板大财团,为什么要免费?”29岁的吴双,2011年认识了李太镇。那时李太镇创办珂缔缘足球俱乐部不久,只有几十名学员。吴双有点看不懂李太镇:“他很有魄力,但很‘轴’,对认准的事,会‘一根筋’地坚持。”

      交往多年,吴双经常陪李太镇到全国各地物色足球苗子,慢慢地接受了他独特的足球理念——当下中国的足球事业发展并不健康,属于典型的“金元时代”,很多职业队都是通过买人、挖人、并购、收购的方式病态发展,并没真正从娃娃抓起。

      而珂缔缘足球俱乐部,要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2017年,吴双终于决定辞职,从北京来到海门,投身于李太镇的疯狂梦想。“在‘金元时代’,珂缔缘是个奇葩。但我相信我们是会有出路的——珂缔缘的故事,就是从7名娃娃开始的,我们坚持踏踏实实从娃娃抓起,一步一个脚印。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球员、球队和球迷,才有本土的文化底蕴,有独特的内涵,也才会是中国足球的发展之路。”

      长期交往,让吴双理解并支持了李太镇的疯狂。对于外人,则是更多的不解和迷惑。

      “你们老板神经病啊?”2011年,承花子去海门工商局给俱乐部登记注册,工作人员询问后诧异地嘀咕了这样一句。当时海门没有一所学校有孩子踢足球,孩子们为了学习,甚至连球碰都不会碰。李太镇办足球学校,而且还不收费,当然让人觉得奇怪。窗口工作人员随口而出的“神经病”,并无恶意,只是不理解。

      “还有一些朋友劝我们收手,因为那时我们已经快维持不下去了。”承花子记得,珂缔缘足球俱乐部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2013年到2014年,公司经营不景气,但俱乐部学员已经100多人,聘请了七八名韩国教练。

      “我们只能将上海莘庄地铁口的4套房子卖了。”想起这4套房子,承花子还是有点心疼。“当时卖了1000多万元,放到现在,肯定能卖2000多万元。”承花子也经常说自己是“神经病”,“老公已经很疯狂了,我再这样支持他,不是比他更疯狂?”但她随即叹了口气:“既然已经开始了,就得支持到底,家里有什么就卖什么了。”

      目前,珂缔缘拥有从7岁到17岁的11支足球队,共计260多人。大年龄段的又组成一支25人的精英队,各梯队的主教练都是亚足联的A级教练。“我们特别想拥有一支职业足球队,帮我们把故事讲完,通过市场来检验我们的努力。”作为俱乐部的总经理助理,吴双显然非常懂得李太镇的内心。

      不仅仅是资金的尴尬

      每次参加完青少年联赛后,俱乐部都会放一个星期假。但假期结束后李太镇发现他们开始在其他俱乐部接受训练了

      珂缔缘的资金窘境,俱乐部的孩子们都看在眼里。

      2015年年底,珂缔缘足球俱乐部参加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节目。当主持人问孩子们的梦想时,他们的共同梦想,竟然是帮助李太镇“卖拖鞋”。因为,只有卖出拖鞋帮助李太镇走出困境,孩子们才能继续自己的足球梦。

      朗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申东日也是朝鲜族人,和李太镇同样来自黑龙江。出于对这位执着于足球的老乡的敬佩,申东日赞助了第五届“朗姿·珂缔缘”杯校园足球国际邀请赛暨“丝绸之路”U14国际少儿足球赛。

      足球改革的春风,也给珂缔缘带来新的生机。近年来,当地政府给予珂缔缘极大支持。海门市为俱乐部打造了能同时容纳1500人的宿舍楼,并且建成10个训练比赛的灯光场地,其中有两个场地可以打乙级联赛。此外,海门市政府每年还拿出300多万元,用于珂缔缘足球学校的运营,并且承担学生吃住行学习的开销。

      一年前,南通的地产大鳄中南建设决定入股珂缔缘,每年投入1500万元,加上一些赛事活动,帮助珂缔缘支撑起每年2400多万元的运营费用。

      在资金不再那么尴尬的时候,另一个尴尬来了。从2016年开始,就有部分豪门俱乐部前来挖人,这让李太镇措手不及,因为他和学生从来没有签订任何保护性条约。

      每次参加完青少年联赛后,俱乐部都会放一个星期假。但假期结束,一些孩子就不再到学校报到。过段时间,李太镇发现他们开始在其他俱乐部接受训练了。

      “至今已被挖走5个人,都是我们金字塔尖的人才。说实话,我们没有任何办法,珂缔缘俱乐部目前的各种条件,也无法和他们的下家比。关键是,这些孩子和家长的心,都不在珂缔缘了。” 吴双苦笑着说,更有甚者,一些球探将目光锁定李太镇的儿子李贤成。

      “他当然不可能背叛自己的父亲。”

      努力把故事讲完

      李太镇担心,社会风气用金钱蛊惑青少年,让这些刚刚崭露头角的足球苗子,开始迷失方向

      这一个多月,李太镇一直很忙。他忙着到国外考察,忙着在国内办各种手续,他要尽快将他的“精英队”,挂靠到葡萄牙某个俱乐部,组队参加比赛。李太镇期望着,等自己的职业球队成立后,能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也能有效缓解人才流失问题。

      “到2020年,我就可以有自己的联赛队伍了。”电话中,李太镇的语气,有憧憬,也有犹豫。

      对于前期离开他的几名球员,他很无奈。

      “我不能说他们忘恩负义,只能说孩子们很浮躁。”李太镇说,现在各地都在嘴上强调重视“青训”,实际上,真正重视的不多。“青训”是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喜爱足球,让更多的人愿意投入“青训”;但现在,“青训”变成了“青购”,只要有钱,就能轻易挖到想要的苗子。

      “整个社会都很浮躁,我又怎么能去怪孩子?”李太镇担心,社会风气用金钱蛊惑青少年,让这些刚刚崭露头角的足球苗子,开始迷失方向,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不管外界如何,我还会坚持自己的道路。”李太镇说,他估计还会再坚持五六年,在海门踏踏实实地培养出优秀的职业球员。“如果五年不成,说明我的坚持是错的。”

      “不过,成与不成,又能说明什么呢?”电话中,记者听出他在苦笑。“其实,结果真不一定能说明什么,我也就求个心安理得吧。只要这些孩子有好的出路,有好的成长环境,就值了。为人父母,有几个人真正指望孩子们将来尽孝?我们只是在尽父母的责任罢了。”

      李太镇曾经和吴双开玩笑:“我百年之后,这帮臭小子能懂得给我磕个头,就满足了。”(记者朱旭东)  


       网编:熊成征
    网友评论
    发布评论
    用户名:  不填写则为匿名发表  验证码: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